齐清文,1963年出生于新疆喀什市。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图学与地学信息图谱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担任国际地图制图协会国家与区域地图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GI S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测绘学会理事兼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地球信息科学》、《海洋测绘》、《云南地理环境研究》等学术期刊编委,我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
1985年和1988年先后获陕西师范大学地理专业学士和地图学与遥感专业硕士学位,1988年7月至1993年8月在湖南师大地理系任助教、讲师,从事地图学、遥感等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6年获中科院地理所地图学与GIS专业博士学位,导师为陈述彭院士;1996年10月至1998年6月在清华大学“3S”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攻方向为“3S”集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1997年年底被特聘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图研究室代理室主任,2000年至今,在新整合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继续主持和领导地图学学科的研究和建设。
主要从事地图学和“3S”的理论、方法和与技术研究,具体研究领域为:1、地学信息的提炼、概括和集成;2、GIS环境下面向地理特征的制图综合自动化;3、地学信息图谱;4、智能化和集成化的数字地图系统;5、地图分析与应用。
近10年来先后主持和参加过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和地方委托技术开发项目,其中重要的有“面向地理特征的制图概括指标体系和知识法则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国家自然地图科学数据库的建设与开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建设与数据共享研究”之课题6)、“可持续发展空间信息的投影变换和智能表达技术研制”(科技部重大攻关项目之子专题)、“地学信息图谱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科院地理与资源所领域前沿项目)、“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的地学信息提炼、虚拟重组和派生技术”(国家“863”信息领域项目)、“面向区域和行业的大型‘3S’应用与服务体系”(国家“863”信息领域项目)、“云南省沿边境地带生态环境‘3S’监测、评价与综合调控理论、方法和技术”(国家“973”项目之专题)、“福建省政务信息共享平台集成化研究”(数字福建项目)等。曾因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地图集(含电子版)的开发编制”项目而获1995年度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主要完成者);因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获2000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因参加“西安市地图集编制”获1993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50篇,出版专著4部。
代表性学术著作:
1、《地球信息科学中的集成化与信息产品开发》,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2年10月;
2、廖克、池天河、齐清文编著:《中国国家自然地图集的设计编制与创新———数据库、电子图集与互联网图集的设计与制作》,中国气象出版社,2003年9月;
3、廖克、陈毓芬、齐清文编著:《I?鄄CA国家与区域地图集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01),中国气象出版社,2003年3月;
4、陈述彭主编、齐清文任编委:《地学信息图谱探索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
5、陆大道主编、齐清文任编委:《地理科学中地图学的发展与创新》,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6、齐清文、池天河、陈华斌、查春丽、王雷:《地学信息产品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地理学报》Vol.57增刊,2002年12月;
7、齐清文、池天河:《地学信息图谱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理学报》Vol.56增刊,2001年10;
8、齐清文、姜莉莉:《面向地理特征的地图概括的指标体系和知识法则研究》,《地理科学进展》Vol.20增刊,2001年10月;
9、齐清文、赵小成、王凤满、白连弟:《基于MGE的数字地图制图系统若干关键技术》,《地理科学进展》Vol.20增刊,2001年10月;
10、齐清文、池天河、廖克、李伯楠、陈华斌、查春莉:《中国国家自然地图集电子版的设计和研制》,《地理科学进展》Vol.20增刊,2001年10月;
11、齐清文、刘岳:《GIS环境下面向地理特征的制图概括的理论和方法》,《地理学报》,Vol.55,1998年第4期;
12、齐清文、张安定:《关于多比例尺GIS中主导数据库多重表达的几个问题的研究》,《地理研究》,Vol.18,1999年第2期;
13、齐清文、严玲:《应用彩色红外航空相片进行城市居民生活条件调查和分析》,《环境遥感》,Vol.8,1993年第1期;
14、QI QINGWEN, Provincial Flood & Drought Disaster Informa?鄄tion
System,Bulletin of Flood Dam?鄄age Evalu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And Wetland Use,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1。
主要成果:
1、地学信息图谱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该研究是作者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领域前沿项目的成果总结。研究成果论文曾在2001年10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青年论文”。该项目在2003年11月的结题评审中被评为“优秀”。
2、面向地理特征的地图概括的指标体系和知识法则研究。
该研究是作者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的总结。研究目标是以地球系统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和现代地图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指导,全面总结和提炼面向地理特征的制图综合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系统地研究和建立了面向地理特征的制图综合的指标体系和知识法则,并进行了实例应用分析。在实例分析中阐述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交通网络图的制图综合过程和结果。
3、地球信息科学中的集成化与信息产品开发。
一部分内容是作者在清华大学土木系“3S”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成果的总结,另一部分即地学信息产品,则代表了作者近两年来的部分优秀研究成果,它代表了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以产品的形式发布和共享的新观念。该书为读者提供了精辟、详实、全面而丰富的关于集成化与信息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的科学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参考方案。
4、中国国家自然地图集及其数据库和电子版、网络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地图集》是一部代表国家水平的大型综合性科学参考地图集。在使用国家自然地图集的过程中,开发加工了基于国家自然地图集的地理数据库或GIS数据库,同时还开发了两项数据库的衍生信息产品:“国家自然地图集电子版”和“国家自然地图集Internet版”。该课题在2003年10月结题评审中被中国科学院评为“优秀”。
5、基于MGE的数字地图制图系统若干关键技术。
在综述数字地图技术功能、特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MGE数字地图制图系统的体系结构、技术流程和特点,进而从地图数据输入/数字化技术、地图色彩库和符号库的制作、地图组版和分色制版关键技术、印刷地图与电子地图的互相转换等方面阐述了基于MGE的数字地图制图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