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火把熊熊燃烧
2003年初秋,一个娇小的女孩在很多个炎热的中午,骑着从同学那里借来的自行车往返于学校和南下庄小学之间那条虽不崎岖却需要不停爬坡的路上。她和另一名同学希望能发动学校里有特长、有爱心的人参与进来,为那里的孩子们打开更精彩的空间。在他们点燃了支教的火种之后,随后更多的人把这希望的火种燃成了火把,并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了更多阳光。
从最初的单枪匹马闯天下到现在有组织地开展工作,“阳光支教”活动现在已经成为化工学院的一项特色志愿者活动,主要针对南下庄小学音乐老师和美术老师比较缺乏的实际情况,组织相关同学帮助南下庄小学的学生提高这方面的素养;每逢有重大节日,志愿者们还与南下庄小学联手排练演出。2005年10月16日,在面向全校的志愿者招募中,又有近20名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的同学从两百人的报名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二批固定支教志愿者。志愿者们把辛勤的汗水洒在珠山脚下厚实的土地上,在那里种下许多阳光,照亮了孩子们纯真的心灵。
今年,阳光支教活动还增加了义务家教,帮助孩子们提高在家学习的效率,并帮他们系统复习、预习功课,加强在声乐、乐器、美术方面的素质培养,而科普教育展览、安全知识普及、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则将多渠道地加强孩子们与社会的沟通。
张春丽是支教队伍中的普通一员,她说:“支教,一切东西都需要我们自己摸索。虽然我们有固定教材,但仍要增加一些内容。有些孩子参加了声乐、乐器、美术等辅导班,我们就会额外教他们一些东西。备考英语四级那段时间,我常常是下午一下课就赶去小学,那边一下课又赶回来上晚上的课。有时真的很累了,但一走上讲台,那份责任心便油然而生。有一次,班里一个男生说要跟我去小学看看,结果去的那天下大雨,就只有我一个人去了。回来见到那个男生,他很随意地调侃‘那天你不是真的又去了吧?’我点点头,他夸张地张大嘴巴,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那时候感觉自己挺孤独的。回来批改孩子们的作业时,舍友都围上来一起帮忙,她们逐字、逐句认真地检查并写上了鼓励性的评语。其实大家都挺有爱心,只不过表达方式不同罢了!”
每一位志愿者都在用心爱着这些孩子,而孩子们也一样爱着他们。参加支教的潘绪丽说,偶尔有小朋友来学校玩,她们全宿舍都会陪着,然后再送他们回家。有时候排练节目时间晚了,她们一定要把小朋友送到家长手中才放心地离开。有一次,送王倩小朋友回家时,她母亲说孩子的语文数学不是很好,小潘她们就主动帮助王倩补习功课。送别的时候孩子们甚至把自己的全家福送给她,在背面工工整整地写上了名字和联系方式,还反复告诉她“一定要把照片收好,这样你想我时就可以看到我了。”
以爱为名 倾情演出
2005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夕,志愿者们听说南下庄小学因为音乐老师不够,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就组织了20余名同学帮孩子们排练节目。
因时间紧迫,排练只能在周末进行,可每次刚走进小学的校门,志愿者就能听见孩子们欢快的呼声“老师来了!”二年级一班最初准备了一首合唱加朗诵《孩子就是全世界》,考虑到歌曲与表演的难度,志愿者们本决定让五年级的同学来演这个节目。可是孩子们却再三挽留、再三保证:“我们能行!”这让志愿者们终于决定留下来和孩子们一起克服困难。起初他们很高兴,因为孩子们聪明伶俐,一句歌词教过五六遍就能掌握了,可是后来的情况却让他们有些发愁:编排了动作再加上朗诵后,孩子们开始一脸茫然,无法全部消化。一遍一遍的解释不奏效,反反复复的指导也不见情况好转,甚至适得其反,孩子们的动作越来越杂乱无章,并抱怨累了,不停地要求休息。满腔热情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多亏班主任孙永强老师适时点拨:孩子们需要边玩边学。迷雾拨开了,热情又重新被点燃,志愿者和孩子们手拉手一起排练节目,排练进展几乎是“一日千里”。在他们排练节目时,有一个坐轮椅的男孩子始终远远看着,这引起了志愿者们的注意。这个孩子叫万晓东,他不闹不笑,只是静静地看书,紧绷的小脸上有一丝淡淡的冷漠。志愿者们开始想如何能让他也参与进来,让这个坐在轮椅上的孩子也能和健康孩子一样享受排练的快乐和苦恼。经过一番努力,万晓东终于成了节目的亮点,他的朗诵充满感情,淋漓尽致地诠释了节目的主题: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
和孩子们在一起总是有很多开心的故事。现代舞《说爱我》的表演者是五个六年级的女孩子,临上场表演的时候志愿者们很自然地准备给她们化妆,可她们却一齐摇头,经过再三劝说总算同意化一个淡妆。当我们拿镜子让她们看妆罢的自己时,一群调皮的男孩子却一拥而入,她们羞红了脸,一个个慌忙转过身去,拿手遮住脸小声说:“老师不让化妆……”排练《可爱的蓝精灵》这个节目时,需要从19名“蓝精灵”中选出3名领唱。可是,当3个嗓音甜美的小姑娘被选中时,其他人却纷纷“罢工”:“我们也会唱,为什么不选我们?”为了缓和他们的情绪,只好让所有孩子一起演唱。面对热情高涨、歌声洪亮的大合唱成员,志愿者们有些哭笑不得。在舞蹈《健康歌》的演出者队伍里,只有一个是男孩,其他全是巧笑倩兮的女孩。这个男孩子对舞蹈唱歌这类“小女生才干的事”颇不以为然,排练完了总是告诉班主任:“下次我绝对不演了!”那不服气又无可奈何的表情让大家忍俊不禁。
你心我心皆真心
每一分付出都会有回报,每一分真诚都会被珍惜,志愿者们洒下的汗水都被南下庄小学的师生和孩子家长记在了心里。
孩子们没有忘记他们的辛苦。当淋了半个多小时雨、浑身湿透的志愿者出现在教室门口的时候,孩子们用欢呼雀跃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他们用自己柔软的小手为志愿者擦去额上的汗水抑或雨水。孩子们会把出去玩时捡回来的小石头送给志愿者,叮嘱说“老师你一定要留着!”上美术课的时候,他们会在自己的画上写“老师,你辛苦了!”甚至,有的孩子会写一个纸条递过来,说“老师,你真漂亮。”
教职工们没有忽略他们的付出。刚开始一定要检查志愿者工作证的门卫,眼神里渐渐没有了最初的防备,而是点点头、打个招呼就放行。有一次给孩子们排练完节目回学校,正当大家汗流浃背地行走在路上时,一辆面包车从后面追了过来。驾车的是家住红石崖的李开义老师,他坚持要送疲惫不堪的志愿者回学校。看着同样一脸汗水的他那真诚的眼神,大家感到无比温暖。
孩子的家长也记住了他们一点一滴的劳动。他们热情地邀请志愿者们去家里玩,志愿者送孩子们回家的时候如果赶上晚饭,家长们总要一留再留。朴实的他们,只是用朴素的热情回报着志愿者。
南下庄小学教导处主任邓焕发对阳光支教活动和辛勤的志愿者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阳光支教活动坚持时间比较长,效果也不错。这是一个双赢的活动,一来大学生的参与对改善小学目前音乐老师和美术老师比较缺乏的情况很有帮助,缓解了部分老师的授课压力,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二来大学生通过参加活动也能获得实践锻炼,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总务处主任俞老师对“阳光支教”活动评价也很高,但他更对参加“阳光支教”的志愿者们提出了语重心长的建议,他说:“大学生和孩子们很亲近,能带动课堂气氛,这是好事。可是也导致孩子对他们没有敬畏感,课堂纪律容易乱,讲课效果就很难得到保证。对违反纪律的孩子,该批评还是要批评。大学生们在这些方面要继续加强锻炼,注意掌握一些教学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