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体 小字体
 
 
锦上添花 再谱华章 泰安校区专升本学生考研又创佳绩
□本报记者 吴苑 特约记者 董钦玲 通讯员 吴德运 曹杰 王磊 苏相海 杨杰
  2006年的春风徐徐吹过泰山脚下,校园里的花朵次第绽放,从起初的三两枝到春色满园……随着春风传来的还有更加鼓舞人心的喜讯:继去年首届专升本考研取得优异成绩后,泰安校区第二届专升本学生今年考研再创佳绩,1405名毕业生中438人报考,212人通过国家分数线!是去年的5.05倍;上线院校层次、高分段等各项指标较去年都有很大突破。
一株奇葩花七朵
   春暖花开,随着考研大幕的徐徐落下,2号楼514宿舍文法系8个女孩除1人直接找工作外,其余7人全部考研全部中第的佳话开始在校园里传扬,如同一株奇葩吐露芳华香远益清。7个青春女孩分别是:泥娜,保送我校研究生;梁燕,424分,烟台大学;郑娜,414分,东南大学;查金枝,406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刘慧燕,387分,北京科技大学;付福云,374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新玉,371分,西南政法大学。其中,郑娜的复试成绩为东南大学专业第一名,付福云的复试成绩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业第二名。
   这7姐妹本来就曾是校园中的“小名人”。她们当中有校长奖学金和校一等奖学金获得者,有校级优秀学生标兵、三好学生,有党员和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而这次在日夜兼程的考研日子里,她们一起报名、一起复习、一起参加考试,用聪明才智、执著信念和坚强毅力共同创造了考研的佳话,让她们又一度成为校园焦点。
   采访中她们告诉记者,除了学校、系的大力支持、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个人的艰苦努力这些“共性”外,总结她们考研共同成功的经验,应该还离不开3个“阵地”。第一个是“后方阵地”———宿舍。宿舍是生活也是学习的场所,潜移默化陶冶着人的性情和品格。她们的宿舍有着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和自我加压、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泥娜,被确定保送研究生后,便义无反顾担当起宿舍“后勤服务总管”的角色,只要能做的事,她都尽力而为,而且细心周到,大事小事尽量为姐妹们考虑好、安排好,包括打扫卫生,甚至提水、买饭,为大家考研解除了很大的后顾之忧。第二个是“前沿阵地”———1号楼510教室。7姐妹晚上基本都在510教室上自习,因为那里熄灯晚,可以多学一会儿。大家同一时间起床,一块吃饭,同一时间入睡,510教室仿佛成了她们的第二个“家”,无数个日日夜夜,困了,就在桌子上小睡片刻,饿了,有时就吃在那里。第三个阵地是食堂。因为她们常常最晚到食堂吃饭,食堂的阿姨都认识她们了。晚上6点之后,食堂几乎没人,这是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候,可以放松一下,讨论问题,说说笑话,交流学习心得,谈谈学习收获。遇到难题,姐妹们便利用这段时间凑到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氛围。
   众所周知,考研是一次知识、能力、心理、意志、品质的全方位考验和历练,作为“过来人”,再回首这段难忘的经历,一切都还历历在目:去年冬天格外寒冷,手套、热水杯、厚厚的冬衣样样都“武装”好了,还是冷……但她们谁也没有因为冷而离开过教室;晚上学习常常忘了时间,经常抬头一看,宿舍楼已经熄灯了,有时候,看门的阿姨都入睡了,她们才回来;到了复习最紧张的时候,几个人常常连提水的时间都匀不出来,每晚回宿舍,都是从教学楼上带回一杯热水,用它刷牙、洗脸……6月份最紧张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过打吊瓶的经历,当中有4个人病倒过,但大家都没有下“火线”。她们常用一首歌勉励自己:“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苦也罢,累也好,选择上路,便只顾风雨兼程。”付福云一语道出了她们共同的心声。
   回顾考研历程中的苦与乐、悲与喜,最让她们难忘的是姐妹间的友情。每天面对厚厚的书本和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枯燥烦闷,情绪也比较敏感。每当这时,她们就会推心置腹地谈谈心或者结伴出去散散步,还经常通过写纸条、发邮件的方式互相加油和鼓劲。
   文法系党总支书记马福泉向记者介绍说:“514宿舍的女生是一个团结上进、热爱学习的集体,她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团结友爱,对整个班级甚至年级的学风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她们的成功,得益于良好的宿舍氛围,也给了后来者以充分的信心和勇气。”
百花齐放春满园
   春意融融,万物复苏,盎然生机,春色满园。与514那7朵姐妹花情况相似的还有2号楼416宿舍,信息工程系04-3班的7个女孩子中,有6人一起考研上线。还有这样的班、这样的系,考研成绩捷报频传。
   资土系,2006届本科毕业生共有26人,报考研究生人数20人,其中免试推荐研究生1人,达到国家分数线人数13人,上线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53.85%!王丹丹报考北京科技大学,考出了407分的高分。资土系拥有一支以系党总支书记高尚宇、主任贾宏俊为代表的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他们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途径,狠抓教学改革和学风建设,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系主任贾宏俊告诉记者:在学生考研方面,系里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召开考研动员会、交流会、就业形势报告会等方式,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考研。针对英语、数学等基础课较为薄弱的情况,系里先后多次聘请资深教授、专家进行指导,帮助考研学生尽快提高成绩。另外,为了全面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系团总支与学生会共同组织创建了“SAILING CLUB”英语俱乐部,进行英文原声电影播放、英文歌曲欣赏等活动,举办英文讲座,创建“英语角”,系里还出资订购了大量英语刊物,组织老师和同学编写会刊《起点》,已成功出刊10余期,板块丰富,针对性强,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英语能力。针对专业课,系里邀请宋振骐院士、周文安教授等资深专家、学者作报告,让学生扩大知识面、了解最新专业动态。此外,系里还为考研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尽可能地提供便利,使他们安心投入到考研复习中去。贾宏俊说:“这次学生考研上线率取得突破性进展是资土系全体师生辛勤努力、团结合作的结果。”
   电气工程系,2006届本科毕业生117人,共有72人考研,39人通过国家分数线,上线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33.3%。其中自动化04级4班34人中24人报考,16人通过国家线,上线率高达67%!报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杨长锋考了411分,李健取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业第二名的成绩。系主任王进野说,2003年开始招收专升本学生以来,就把建设和形成良好的学风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把考研作为建设良好学风、教风、系风的切入点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全系上下统一思想、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为学生学习、考研服务,立足“早”字,未雨绸缪,从新生入学专业教育开始,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新的目标,及早进行考研意识的培养。系团总支还在第一学期开展考研摸底情况调查,建立学生班级考研档案,订购了《到哪里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一书,对有意向考研的同学给予各方面的指导。在教学计划上重点突出考研课程,任课教师也是优中选优,在选修课安排上也尽量选择考研课程,要求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同学,对考研知识点给予充分细致的讲解和相关知识的拓展,确保教学质量。同时,还将全系42名教师所属教研室、办公室、家庭电话、手机号码等信息发放到学生手中,以方便考研同学在遇到难题时能尽快联系到相关老师,并充分利用各种人际资源,通过同学、朋友、老师广泛收集考研信息。
   今年文法系共有本科毕业生155人,报考研究生91人,免试推荐2人,过国家线46人,上线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30.97%。行管04-1班报考17人,上线14人,上线率为82.4%;法学04-1班报考43人,上线22人,上线率达到51.2%。全系400分以上者8人,最高分为424分,370分至400之间有12人,段内人数与最高分均破历史纪录,过线学生中报考的院校80%~90%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系党总支书记马福泉、系主任张学银对记者说:文法系在认真抓好“三风”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和措施,为学生成才和考研保驾护航,积极开展“迎评”授课竞赛、科研与学习成果展示、“成才道路” 学术报告、“优秀学生奖”与“学习进步奖”评比、学风建设征文和“学习目标大讨论”等活动,还广泛开展学习经验交流活动,选择品学兼优的同学在本班或跨年级进行学习目标、学习经验介绍,在全系形成拼搏进取的氛围和团结互助、比学赶帮的学习风气。系里还购买收集了大量书籍和复习资料,建立了阅览室,全天向学生开放;建立了考研辅导网站,提供大量考研信息和技巧;有专门老师解答学生问题;启动“大学生人生导师”工程,聘请两课和行政管理教研室10名教师通过开办家庭热线、与学生面对面、联谊、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以丰富的人生阅历、经验和智慧,为大学生解惑释疑、指点迷津, “一个导师带动一个班,一个导师影响一片学生”,为学生考研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动力。
   另外,其他几个系考研成绩也取得了较大突破,机械系共报考38人,过国家线26人,上线率为68.4%,其中机制04-3班报考21人,上线18人,上线率为85.7%;经济系报考25人,11人达到国家分数线,上线率达44%;管理系报考93名,34名上线,上线率达36.56%,另有6名同学被保送我校各相关专业研究生,其中会计04-4班报考15人,上线10人,上线率达到66.67%;信息工程系共报考97人,30人达到国家分数线,上线率达30.93%。
土沃人勤花更艳
   桃李芬芳是因为有肥沃的土壤,是因为有园丁辛勤的培育。考研优异成绩的取得,是学校、校区党政领导和各部门高度重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结果,是全体师生矢志不渝、刻苦勤奋形成合力的结果。
   一年来,泰安校区立足自身特点和实际,继续狠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为大学生成才和考研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鼓励学生优秀、拔尖。在抓好教风方面,开展青年教师导航活动,建立了系部教务员、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机制和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抓好学风方面,建立了校区、系部、班级三级检查、监督机制,实行任课教师、系部教务员、辅导员、学生干部齐抓共管,加强学风教育和管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奋发成才;在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方面,校区各部门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师”的宗旨,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为了继续抓好学生考研工作,校区总结2005年学生考研工作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探索新思路,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为考研同学铺路搭桥。针对校区学生生源层次不同、底子薄、专业类课程学习时间短等情况,积极教育引导学生早做准备,打好基础,举办考研辅导班,邀请有关老师进行专项指导与分析,请往届优秀考研学生介绍复习经验、考研技巧,加深学生对考研情况的了解,增强备考的信心;充分利用网络、宣传栏等信息载体,及时向考研同学介绍最新信息、备考策略、复试技巧及他们关心的录取过程、录取政策以及近几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等方面问题;同时还特别注重考研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帮助他们认清形势,树立目标,制定计划,克服浮躁情绪,并为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教学科研部合理安排与考研有冲突的相关课程;图书馆专门为考研学生开设了考研阅览室;学团工作部延长了考研学生使用自习室的时间和学生宿舍关门时间,开辟了考研自习室;各系部针对自身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也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处处为考研学生提供方便。
   在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在上届学长的成功经历鼓舞下,本届毕业生考研的自信心大大增强,整个校区形成了考研热潮,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同学们积极报名,认真备战,教室、图书馆、花园中到处都是刻苦学习的身影,熄灯之后,还有的同学借助走廊里微弱的灯光或手电筒继续学习。他们心中有了更远大的目标,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有机会把握成功!如果自己放弃了希望,那么梦想也会像泡沫一样烟消云散。而与此同时,大家也都有着共同的感觉:更感激亲爱的学校和尊敬的师长,给他们精心打造了更高的平台,使他们能够提升自己,能够拥有信念,能够为梦而飞,能够获取成功!
   采访中,杨长锋激动地说:“我认为,这次我们校区专升本学生考研能够考出这么好的成绩,是与领导、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离不开的,是他们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没有他们,我想我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功!”
   彭海磊2001年考入我校专科,2004年完成校内专升本,今年报考燕山大学又考出了401分的好成绩,在总结自己的成功历程时,她自豪地说:“为心中的理想而奋斗是一种快乐,更是一种享受,觉得有无穷的动力。毕竟考研是一个更高的起飞平台,不论成败,考研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心境的飞升。”
   而以417分的成绩报考同济大学的王长春说:“考研,就是为自己的生命赋予色彩、奏响乐章。只有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才能够有深刻的心灵体会。在这样的一场考试中,过程中你要战胜自己,结果上你要战胜他人!无论有多艰难,无论感觉离目标有多远,只要你坚持,你也可以创造奇迹!我的公式:充满自信+加倍努力+不言放弃=创造奇迹!”
   王丹丹谈到:“考研是一个艰苦的奋斗过程,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专升本底子薄弱的学生。考研这段人生经历,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它萃取出了一个更坚强的灵魂。”
   梁燕说:“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许多人幕后的支持。我最想把我的感激和成功献给在我最困难时一如既往支持我的领导、老师、父母和同学们,在艰辛的考研路上,他们是我成功的支柱和力量!科大给了我很多很多,这里记录下我们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大这个平台,给了自己一个更新更高的起点,让我的青春绽放一次辉煌!”
 
 
 
 
 
     本版责任编辑:信永华 信箱:penghuax@sdust.edu.cn                  版权所有:山东科大报
科大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