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中旬,山东省委老干部局组织专家组对我校离退休工作进行考评,专家组一致认为,山东科技大学离退休工作是好的,已经形成了良性发展的大好局面,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赢得了广大老同志的认可和支持,离退休工作具有明显特点和优势,创新了工作机制,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领导重视,完善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截至2006年6月底,全校离退休职工890人。其中,离休干部86人,平均年龄79岁,退休职工804人。分别分布在泰安校区的岱宗大街校园、泰山大街校园、文化路校园、济南校区和青岛校区。目前,我校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加,以“高龄期”、“高发病期”为主的“双高期”特点愈加明显。伴随着我校办学格局的变化,离退休人员居住地点比较分散,给服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多年来,面对离退休工作不断出现的特点和问题,学校领导都给予高度重视,把解决离退休老同志的问题作为发展稳定的重点议题之一,先后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副书记和副校长任副组长、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指导和解决重大问题。学校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老年优待工作的通知》、《关于建立离退休工作联络组的通知》等多份文件,为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工作提供了规章和依据。各级离退休工作联络组坚持常年与所在单位离退休职工保持联系,成为交流感情、发挥作用、促进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学校“统一领导、分区管理”的宏观管理体制下,离退休工作建立和完善了“统一领导、统一政策、统一制度、分区管理、协调指导、同步推进”的运行机制。学校先后召开了两次全校离退休工作会议,对离退休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部署,集中表彰了尊老敬老先进单位15个,尊老敬老先进个人28名,老有所为奖21名,健康文明奖20名,为营造尊老敬老的大好局面做出了积极努力,收到了明显效果。在离退休职工中,先后成立了老教育工作者协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老教授协会等群团体组织,这些组织都能够按照章程规定和实际情况,深入扎实地开展各项活动。经过多年努力,我校的离退休工作基本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多层次、全方位”的工作格局。
建立各项制度,树立正确的“亲情”观,服务管理工作扎实有效
几年来,先后建立完善了党建制度、分级管理服务制度、认真落实政策制度、定期走访巡诊制度等10多个方面的制度,并得到很好的坚持和落实。校党委和分党委主要负责人通过常年关怀联系、入户访谈、生病探望、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及时向老同志通报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情况。学校离退休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已经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在落实离退休职工政治待遇方面,为保证离退休职工在规定范围内及时阅读文件和其他刊物资料,各校区、校园累计订阅报刊133种(份),给离休干部每人每年发放100元的报刊费;协助把《山东科大报》送发到离退休职工家中;建立了离退休工作处综合网站,泰安校区网站开设了“老教工服务中心”栏目等;对年老体弱和行动困难的离退休职工坚持登门送阅或口头传达文件精神。凡重大改革政策制定出台前,学校或校区领导都能够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每逢九九老人节、元旦等重要节日,有关领导到场表示祝贺并赠发纪念品或礼物。在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期间,学校向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29名老同志颁发了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和慰问金。
离退休职工生活待遇得到较好落实,离退休金坚持按月足额发放。在职职工工资两年一晋升时,离休干部能够与在职职工同职级、同资额、同步增长,退休职工退休金也按规定比例正常增长。护理费、住房补贴等均得到落实。今年,学校又提高了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补贴标准,增加了同城补贴和节日补贴。
离退休职工的医疗费及时报销,每年得到医疗和生活困难补助的人员和资金占全校很大比例。离休人员医疗费实行实报实销,退休人员除按规定报销住院费和治疗费以外,对70岁以上老人门诊医疗费补贴比例为7%,是在职职工的2.5倍;69岁以下的补贴比例也比在职职工高出2个百分点。
离退休职工工作例会制度和参观考察活动得到坚持。多年来,离退休工作处及各校区校园办公室始终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离退休工作例会,通报重要情况、沟通信息、布置工作,对有关政策进行说明解释等。每年都能够按照就地就近、安全实效的原则组织离退休职工外出参观考察,参观革命战争纪念馆等活动,受到了广大老同志的欢迎。
坚持走访慰问,积极为老同志办实事办好事,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工作人员坚持每月一次、处领导坚持每月两次对联系户走访慰问,对生病住院、家有重大事情的离退休职工及时看望。通过建立离退休人员信息库和信息工作联系网络系统,以及联系家政服务公司,给行动不便的老人请医送药、投递邮件,为异地安置的人员邮寄工资及报销相关费用,对危重病人联系住院治疗,联系开展上门为老同志理发服务,妥善办理各种证件等,加强了对孤寡、高龄、多病老人和“空巢”家庭的服务。
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常抓不懈
校党委十分重视离退休人员的党建工作,建立健全了离退休党的各级基层组织,于2003年批准在原离退休党总支的基础上建立了离退休工作处分党委,在济南校区建立了离退休党总支,在青岛校区建立了退休党支部。各校区都建立了离退休工作办公室,共有专(兼)职工作人员22名。离退休工作处党委一班人坚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党员大会、民主评议会、座谈会等,在全体离退休党员中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中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自2002年以来,有4名党员被评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有260余人次党员被离退休工作处分党委评议为优秀,有50余户家庭被校工会评为“文明幸福家庭”和“文明幸福家庭标兵户”。
坚持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谈心交流工作,把日常思想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较好地坚持了首问负责制,保持了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较好地维护了学校稳定发展的大局。
发挥余热,再作贡献,老有所为和服务管理工作成绩突出
我校的老有所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一是参与学校“三育人”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老教育工作者协会、老教授协会通过担任大学生人生导师、参与教学督导、校园管理等,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导、讲座、对话、交流和督察、管理等工作,教育学生成才、进步,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实际行动支持了学校发展。二是鼓励离退休高智力人员发挥优势,服务社会,创办产业。许多离退休人员在校内外承担教学、科技开发、企业技术顾问等工作,邓铁六、傅桂兴、王明远、汤元信等参与或组织的科技攻关项目多次获得奖励,有的已经实现产业化,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我校退休教师吕朋菊教授为主创办的泰山地质博物馆,现已向游人开放,同时为泰山成为国家级地质公园作出了贡献。还有许多离退休职工通过著书出版、发表文章等展示风采,教育后人。另外,老年书法摄影协会、老年诗社和参加过老年大学学习的老同志都开展了艺术创作活动,受到广泛好评。
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成立了夕阳红艺术团、老年体育协会等10个文艺体育团队,坚持训练与参赛、健身与竞技、修身与养性相结合,较好起到了愉悦身心、强身健体的作用,参加和组织各类文艺体育比赛及训练活动并取得显著成绩。夕阳红艺术团在1999年9月省直老干部庆祝国庆50周年文艺汇演中获三等奖,多次获得校内合唱比赛特等奖;老年乒乓球队2005年获青岛开发区第八届老年人乒乓球比赛男子团体冠军;在参加的历次泰安市运动会老年组比赛中,我校老年乒乓球队、台球队及其他参赛队员均取得优异成绩。
努力搞好活动中心(室)建设,为老同志提供良好的健身娱乐设施。在泰安和济南校区建有老职工活动中心(室)4个,共1800余平方米,建有阅览室、音像资料室、会议室等,娱乐、健身器械设备较为齐全,基本满足了老同志的学习活动需要。活动中心(室)均配备了工作人员。每年学校有专项经费维持活动中心(室)的正常运转和设备的维修维护,今年,学校还增拨10万元专款用于购置健身设备和改善活动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