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体 小字体
 
 
“防震抗暴安全床”通过鉴定该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先后获得发明专利2项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
  本报青岛讯(王毓静 杜军 高峰) 近日,一种对睡眠状态下人员进行自动保护的新装置问世。在睡眠状态下发生地震或非法人员入侵时,系统能把人员自动封闭在一个专门设置的密闭舱内,同时实现自动报警,并可以启动安置在床上的摄录设备对房间内场景进行图像采集取证……这种“基于睡床的防震抗暴网络化生命安全保障系统”是由我校、潍坊康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等单位历时6年完成的一项最新高科技成果。
   人的生命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且在睡眠中人们对于外界的威胁失去了防御能力。据统计,地震、暴力等多种威胁多发于深夜人们处于睡眠或放松状态的时候。威胁发生时,人们大多没有任何准备,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目前,对预防地震及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的研究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但一直未有真正的具有应用价值的救生保障产品问世。
   我校机电学院联合有关单位进行科研攻关,在这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研制成功了“基于睡床的防震抗暴网络化生命安全保障系统”。这一系统主要由床体、双翼型封闭保护装置、气动控制系统、地震检测装置、人员监测装置、控制系统、网络信息系统等部分组成。该装置能够在床体有限的空间内为人们提供充足的保护空间,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实验表明,该装置在承受2500kg重物的冲击后,依然能够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配备可以调整设置震级的高精度地震检测装置,当地震发生时,地震检测装置能够对地震信号进行有效辨识,判断地震等级,当达到设定的地震级数时,该装置给床体控制系统发出信号,使得床体自动动作,实现对人员生命安全保护。并且,厂家服务系统可与用户床体控制系统通过互联网进行了连接,实现了对于睡床的网络化管理,能够将产生的地震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到厂家服务系统。另外在其他暴力威胁发生时,该系统还可以通过自动和手动方式实现对人员生命安全的保护,并能将威胁信息通过互联网、电话网络发送到指定地点,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据介绍,该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先后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系统在防震、抗暴、预警和远程控制集成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研究成果不仅在家庭地震检测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对人类在家庭中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这一成果不但适用于地震多发地区和国外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地区,也十分适合国内一些注重家庭安防的高端人士,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该产品已开发出20多种样机,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即可形成批量生产。

 
 
 
 
 
        本版责任编辑:信永华 信箱:penghuax@sdust.edu.cn                  版权所有:山东科大报
科大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