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 聊 耐 冬
廖敏
“劳山下清宫,耐冬高二丈,大数十围,牡丹高丈余,花时璀璨似锦。胶州黄生,舍读其中……”这是蒲松龄先生《聊斋志异·香玉》的开篇妙笔。早些时候看此文,只顾着去看后面的花魂情幻,对这“耐冬”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植物,倒真没细究过。
在青岛工作、生活有一些日子了,偶然得知耐冬是山茶花的一个类型,也称山茶花。说到山茶花,那就不陌生了!在老家云南,漫山遍野开得到处都是。云南的花一旦开疯了,不能用朵、用株或盆来计算,也不能用片、块或园来估量,要一公里一公里地丈量,要一山一山地来计算。那是真正的漫山遍野,这样壮观的景象里自然少不了山茶花。
每逢花开时节,有人便去山上采花来卖,枝枝叶叶、花花朵朵稍作整理,用几根青草一扎,花红叶绿,甚是好看。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提着篮子、挑着担子卖花的人,上街买菜的市民多会顺便再捎上一两把山茶花,回家插在花瓶里或是送给亲朋好友。在大理,至今还流传着“家家山茶,户户报春”的民间谚语。云南人对花的情感其实很简单,不在乎它是否名贵,不在乎它是否美得不可方物,只在乎它能否常伴左右,能否给自己带来对幸福生活的怀想。有了这点怀想,再苦的日子,过着都觉得甜丝丝的。
融入百姓居家生活的茶花当中也不乏珍品,要论茶花,有个名叫段誉的人侃得那真是头头是道,也蛮有些意思。他说:“大理有一种名种茶花,叫做‘十八学士’,那是天下的极品,一株上共开十八朵花,红的就是全红,紫的便是全紫,决无半分混杂。而且十八朵花形状朵朵不同,各有各的妙处,开时齐开,谢时齐谢。比之‘十八学士’次一等的‘十三太保’是十三朵不同颜色的花生于一株,‘八仙过海’是八朵异色同株,‘七仙女’是七朵,‘风尘三侠’是三朵,‘二乔’是一红一白的两朵。这些茶花必须纯色,若是红中加白,白中带紫,便是下品了。”这还应该归功于金庸先生,是他把山茶花写得那么神奇。《天龙八部》里的“为谁开,茶花满路”一回,讲的就是这位侃侃而谈的段誉被姑苏曼陀山庄的王夫人捉到后,只因懂得种植茶花,才没有被王夫人处死,反而被设宴款待。席间,段誉提到一种茶花,白瓣而有一条红丝,名作“美人抓破脸”。有些忘乎所以的段誉说:“凡是美人,自当娴静温雅,偶尔抓破一条血丝,倒也无妨。倘若老是和人打架,满脸都抓破了,还有何美可言?”不想,这句话却触怒了王夫人,险些就此杀了他。这些虽是武侠小说的情节,但也流露出爱花而及人的情意。
故事归故事,花与人的情感总是能捕捉到几分真实存在。公元1849年,时任云贵总督的林则徐到昆明东郊万寿寺踏青,不经意间走到了号称“树大十围花万朵”的茶花树下,诗兴大发。他写下一首长诗,其中一句最是深情:“迸开新瓣浓于染,擎出高枝烂欲然”。除了令人赏心悦目,一树茶花有时还能养活一所学校。清朝末年,云南状元袁嘉谷在《三泊学校茶花有序》中记下一桩趣事:“安宁古泊一古寺设小学,校岁费由春售茶花供之而有余,花盛开可知。”又说:“吾尝谓国有国花,省有省花,滇之茶花谓之省花可也。”若干年后,不知是袁状元的这番话起了作用,还是因了人们寄予茶花的那份切切之情,山茶花真的被定为昆明的市花。
说来有些巧,1988年3月8日,耐冬被评为青岛市花。昆明四季如春,山茶花能自由自在地绽放,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可是,生于南方的山茶花能够在北方严寒的气候中生存下来可就有些不一般了,单从耐冬的花名就可见一隅。寒冬腊月,万木凋零,绿叶已不多见,红花更加难寻。在一片肃杀萧瑟中,山茶花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迎寒绽放。
明朝以前,崂山乃至青岛地区都没有山茶树,传说是著名风尘侠道张三丰从海岛上移植过来的。明永乐二年,张三丰第三次到崂山。这期间他经常独自泛舟到海上诸岛采药,见山茶可爱,便移植在山民苏现的庭院中,后又移植到太清宫。山茶自此逐渐繁衍,成为崂山各道庙冬季观花的主要树种。现在,崂山太清宫有8株耐冬,最大的一株已有600岁了,树高6米,胸径57厘米。明霞沟、白云洞、华岩寺、明道观等寺庙,都有数百年生的耐冬大树。这些古木大树,有的枝丫茁壮、叶丰花肥,有的老态龙钟、花果累累。每当隆冬季节,山茶千花怒放,整棵树就像落了一层厚厚的红色的雪。
据说蒲松龄在崂山居住时,看到花开的美景,灵感油然而生,写下了《香玉》。文中所写红衣女子绛雪,就是宫中耐冬化身。只是,前些年那棵600多岁的山茶树不知什么原因枯死了,如今看到的那株山茶并非蒲松龄老先生笔下的绛雪。耐冬却因崂山太清宫的“绛雪”被写入聊斋故事而家喻户晓。花与人的情感并不只在故事里,也与百姓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另有民间传说认为耐冬是海神娘娘的吉祥花,可以保佑渔民出海平安、鱼虾满仓,所以渔民在春节有燃香请回耐冬枝条供奉的习俗。
北方的气候本不适宜山茶花生长,崂山是个例外,这也算是大自然对“海上名山第一”的格外垂青吧。立春后,闲情所至,我独自到崂山太清宫去看北山茶“耐冬”,只见高高的枝头不过开着两三朵。遇问道士,才得知自己错过了花期。踮起脚,伸长胳膊,我对着最近的一朵估摸着用相机连拍了几张,花影妖娆,似梦似幻。有道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虽未能见那漫山遍野的山茶花,得观此一朵耐冬也足矣。
秋游红叶谷
王鑫
红叶谷,济南的宝,济南的根。老济南人除了喜欢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韵味,还喜欢在闲暇时摇着蒲扇,走上十里八里去赏南山的红叶。如果说平地泉涌、雪涛数尺的趵突泉是济南的韵,那么金菊满地、红叶连山的红叶谷则是济南的味。
红叶谷位于济南锦绣川,离市区33公里,上沿泰山北侧陡峭的山麓一泄而下,下依济南的水盆子———锦绣川水库。特殊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森林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山地气候,春来诸花开放,夏至众鸟同喧,秋到金菊满地、红叶连山,冬则百草犹存。这里是泉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深秋时节,在细雨缠绵的时候,我邀上几位挚友,去红叶谷领略深秋的韵味。放眼望去,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似是羞赧的处子想掀起又不敢掀起的红盖头。谷中的红叶不是浅浅的羞红,不是缥缈的绯红,也不是寄托相思的鲜红。它像是一种期待,期待又一个红叶满山的季节;它像是热情澎湃的浪涛,一道又一道,一重又一重,越是深秋越红得透彻,让人陶醉于满山红叶之中。山路曲曲折折,蜿蜒盘旋而上,技术高超的司机却似闲庭信步,一个弯又一个弯地转着,紧张的我们早已捏了一把汗,可他却依然将笑容挂在脸上。
雨中的红叶谷静谧了很多,偌大的园子就我们几个游人,突然感觉整个天地就握在了手中。园内山水掩映,涌泉飞瀑,鸢水禽鸣,自然安宁,再配上漫山的红叶,好一副秋光雨景图!顿时,工作的烦恼、学习的压力一扫而光,倍觉神清气爽,胸中添了更多的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之气。
一条清可见底的小溪不知疲倦地引导着我们,走近花,走近草,走入这“唯有幽人自来去”的世外桃源!一盘古旧的磨停在路边,油浸的手柄,光滑的磨面,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沧桑,憧憬着未来的日子。
采上几片红叶闻一下,或是给同伴夹在耳朵上,或是插到同伴的发际,切切地与清爽的红叶亲密接触。不知是谁提议,旁边披满红叶的山头成了我们追求的目标。山爬过不少,雨中爬上也有几回,但是雨中爬满是红叶的山却是开天辟地头一回。我们不顾脚下的泥泞,手脚并用,相互搀扶,终于在雨过天晴的那刻登上了山巅。
环眼四顾,满山的红叶一览无余,尽收眼底。汩汩流淌的溪流穿谷而过,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或飞流直下,激起朵朵浪花;或细流潺潺,轻轻抚慰岸边的岩石。漫山的红叶极尽其能铺满山谷的每一个角落,就连溪流两边的红叶都挣着想要拥抱对方。红叶在水面上漂浮,待你刚要抓住,它们却又忽地散开,像触电一样。终于,两岸的红叶连在了一起。也许不久的将来,它们将成为横在河上的鹊桥。
临近傍晚的时候,一缕阳光挣脱漫天的乌云,撒向沾满清澈雨滴的红叶,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笼在山里的雾气也渐渐退去,露出清秀、迷人的真面目,令人沉醉其中,久久不忍离去。
偶入红叶深处,沉醉不知归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明年秋雨时,再来赏红叶!
武汉行记
宓若
武汉素有四大火炉之一的“美誉”,我却并没有这样的感觉,因为去的时候正是春天最浓郁的时节,只有漫山遍野的绿色郁郁葱葱,并无炎夏那般的灼人。我至今庆幸自己没有在最恐怖的季节去体验火炉的热情,否则,对于武汉的好印象怕是要打了许多折扣。对于这个城市,还有一种因文字而起的喜爱———我所喜欢的陈染,曾经在这个城市里任由文字飞翔。真喜欢陈染,那个文字和生活都充满倔强聪慧与温柔凛冽的女子。
那年五一,正在一个人的边缘徘徊,去不去武汉很有些举棋不定。正好有个小师妹说起来想去武汉,想想漫漫假期无从打发,恰巧好得不能再好的挚友也在武汉且已久未见面,我便决定去了。
在火车车厢里沙丁鱼一样挤了十几个小时之后,我们终于抵达黄州,然后再转乘汽车到武汉。我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是拥挤热闹。那里到处都有担着扁担和箩筐沿街叫卖的人,菠萝、哈密瓜……水果是切好的,然后细心地用塑料袋套起来,整齐地摆着,鲜黄橘红煞是招人喜爱。忍不住诱惑,我一气吃了不少方才罢休。
一番望眼欲穿之后,终于盼得挚友到来,然后跟着她在人群里穿梭。沿街都是大大小小的店铺,充满了市民气的热闹和生机勃勃。朋友不时给我指点介绍,告诉我哪是公园哪是她们常逛的小店。
到了同济医科大学的时候,感觉人一下子静了下来,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高大葱茏的树木不动声色,把闹市隔在了那静的外面。校园不大,那些树木便格外显得高、显得密,也让这校园成了一个被绿色撑得满满的院落。虽然校园里也总有人不停经过,我却始终觉得,医学院里即便再怎么人声鼎沸,骨子里都是阴凉的,仿佛有一只小小的手,带着凉意轻轻抚摸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医学院极其靠近医学,所以格外靠近生命。而在我看来,靠近生命就是靠近死亡。我至今仍记得那几排高耸的、一人无法合抱的白杨树,仰望的时候就觉得自己跟它们飞上了云端。阳光从树叶的间隙落下来,跌在地上碎成可爱的斑点,随风荡漾。那个被常春藤缠绕着的小回廊也是我喜欢的,我和好友没事的时候就在那里坐着,轻轻地谈话,听彼此心里流淌的情愫,比如她的甜蜜,比如我的幸福。
晚上,我们在她宿舍里肆无忌惮地尖叫,大笑,一起分享照片和零食,仿佛又回到高中时的快乐时光。这个女孩子对我心性的成长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我们曾经相互靠近,也曾经刻意疏离,但终于知道彼此是无法分割的知己。那些少女时代的秘密和珍重,让我们像绳索中两股细细的线,彼此紧紧地拧在一起。
武汉的美食很多,这让我至今留恋不已。最有名的当然是臭豆腐,武汉人称之为“臭干子”。已深爱此物的好友向我力荐,可惜我真的没办法爱上那种“闻着臭、吃着香”的尤物,始终觉得那厮无论如何都是臭的。不论是黑色的“臭干子”还是白色的“臭干子”,一概被我挡在唇齿之外。看着大家对着“臭干子”大快朵颐,我只好悻悻地啃着在山东也可以吃到的烤鸡脚。我最喜欢吃的是热干面,看上去很平凡的面条,在浇上黑黑的酱料之后,立刻化腐朽为神奇,浓郁的香气在热面条的蒸腾下,毫不犹豫地占领了我的胃。
而最让我念念不忘、一想到就忍不住想流口水的,还是“锡纸武昌鱼”。一整条的武昌鱼,用佐料腌好、入味,然后过油、调汁,再用锡纸密封了至于铁板上,火候一到便连同铁板一起上桌。撕开锡纸的一刹那,香气扑面而来。挑开鱼肉,肉质细滑鲜嫩,加上充分吸收了芡汁的滋味,吃到嘴巴里真是无上的享受。只是不知道何时才有机会再去武汉,与我的美食们再约会一次。
在武汉逗留的那几日,非但没有骄阳,反倒淫雨霏霏。那次武汉之行,唯一遗憾的是没有登上黄鹤楼,只是匆匆在公交车上与它擦肩而过。从武大到华中农大,我们撑着伞,听着轻细的雨声,看着烟雨蒙蒙中的城市,些许安静的心情开始像蔓生植物一样缠绕着,生长着。在武大门口,朋友买了最新鲜的杨梅,说那个时候他们家乡的杨梅也正好开始上市了。朋友在卖杨梅的小摊旁边细细地一枚一枚挑了来,然后兴冲冲地让我吃。紫红色的杨梅带着雨天的潮湿,显得更加饱满圆润,每一颗杨梅上那些小小的果粒都无比诱人。当杨梅的汁液在嘴巴里四散开来,真是对味蕾的最佳犒赏。虽然并不是第一次吃到杨梅,但却是我吃过的最甜美的杨梅。或者,美好的感觉并不在于杨梅的新鲜与否。许是它们满含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情意,所以才那么难忘吧?
我喜欢武汉大学漂亮的校园。那种漂亮并不是时髦美女式的漂亮,而是一种满蕴书香的美好。武汉大学坐拥珞珈山,就像是安放在东湖水中的一粒珍珠。校园地势蜿蜒起伏,错落有致,几乎过眼处即有浓郁的绿色和曼妙的花朵,而独具风格的建筑则更像是一件件艺术品,让校园愈加美轮美奂。华中农大最让我钟情的,则是那片浩淼延展在校园里的东湖水。我如此喜欢它,向远处看去,那片水面上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仿佛是天空下最美的一面镜子。若是天晴,不论是蓝色的天抑或白色的云,怕都是要忍不住在这镜子里多看一眼、再多看一眼吧。岸边有很多形态各异的老树,经年站立在水畔,枯黑的树身扭曲着、斜立着,仿佛是守护这片水面最忠诚的精灵。在这些树身上,每一道扭曲的痕迹和有点丑陋的树疤都是岁月的赐予,可它们却饱含了生命的力量。也许,它们正是因为背负了太多的苦难方才领悟了生命的真谛,这是多么可敬的涅槃!
我至今仍旧盼望着能够再去一次武汉,为不曾细细打量过的黄鹤楼,为不曾真切触摸过的城市的内里……当然,还有让我垂涎不已的美食。经过的每一个城市都是一首歌,把生命的脚印都变成了音符。如今,好友已为人母,我们曾经的年少青春都变了模样,转而开始建设自己那份朴素珍贵的幸福。一箪食,一瓢饮,如是而已。只是,想起武汉的时候,仍忍不住为那些美好的过往而感恩,为能够经过那个城市而觉得幸福。
乌镇游记
郑薇
在城市里,生活虽然舒适,但有时仍感贫乏;工作学习虽然忙碌,但有时也会觉得空虚:有快乐也有彷徨,有希望也有失望。我喜欢在假期里随朋友去旅行,领略大都市的风韵、小城镇的别致和各地历史所留下的印记。
总感觉那是一种阅历,一种心灵上的放松抑或震撼。听多了乡村的惬意生活,对乡村便有了一种向往与期待。而具有江南特色的水乡,更是强烈地吸引着我这个自小在青岛长大的北方人。于是假期中,我与朋友去了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
乌镇在浙江省桐乡市境内,比著名的周庄还早了一百多年。因同有水乡泽国之称而且历史悠久,乌镇与周庄、同里、南浔、甪直以及西塘一起,并称“江南六大古镇”。镇内民居邻河而建、傍桥而市,石栏拱桥、深宅大院还留存着当年的风姿,一派原生态江南水乡的风情。乌镇像其他江南水乡一样,是历史悠久的古镇,美丽宁静得像一颗珍珠,又像一位清丽含羞的袅娜少女。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精巧雅致的民居建筑,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独具特色的江南小吃……无一不深深地吸引着我。
乌镇是一个有着1300年历史的江南古镇。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现主要开发与接待游人的是东栅景区。汇源当铺、翰林第、立志书院、乌青水龙会、宏源泰染坊、织布作坊……它们用历史的印记向我们展示着千年的风霜,带我们走进千百年前的诗意梦境。我们仿佛置身其中,做回了真实的自己,体验到了那依河而居、枕河而眠的小镇生活。江南木雕馆、民俗馆、百床馆、钱币馆……将江南人细致的生活再现。它们是江南民俗的一个个缩影,异乡的风韵让我陶醉。
乌镇是温厚与好客的。街旁林立的店铺里,蓝印花布长身玉立,羞怯而古典;姑嫂饼香喷喷地迎向过往游客,亲切又温馨;醇香四溢的三白酒,酒味醇厚、入口绵甜、回味爽净、余香不绝,难得的烈性。
每天早上,各家各户会精心做上一大锅焖羊肉。经过几个小时的烹制,羊肉满街飘香,令人垂涎欲滴。这种青年湖羊,肉嫩,脂肪少,皮细洁多膏,是乌镇不可少的进补菜,吃后就更加体会了“赛过几斤人参”的说法……此外,三珍斋酱鸡、白水鱼、木雕竹刻、杭白菊、乌锦、手工酱、生铁锅、丝绵、布鞋、蓖梳、湖笔、熏豆茶,每一样都有着它们的历史与传统特色,都是难得的佳品。
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淳朴秀美的水乡风情,风味独特的美食佳肴,缤纷多彩的民俗节日,深刻浓厚的文化气息,赋予乌镇与生俱来的美丽,展现了一幅迷人的历史画卷。对于城市人来说,乌镇仿佛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走进乌镇,恍若隔世,是身心的放松、心灵的净化。时间不曾为谁停留,能够停留的,是曾被乌镇洗涤过后的闲适心境。
我盼的彼岸
徐丽红
蓦然看到跌落水面的阳光,内心不由颤了一下———新疆,一直在我内心最柔软却最执著的部分生长着。我忘不掉,也不想忘掉。
总会想起《小王子》中的一句话:生命时刻被这样的时刻激荡着,请你驯养我吧!那是爱的声音,对新疆来说,我就是那只等爱的狐狸。我总想伏在我爱的新疆身边,在它耳边细声低语:请你驯养我吧!我甚至愿作你近旁的一株胡杨,以树的姿态存在。没有你,我的心灵仿佛没有了皈依。
大学伊始,我贪婪地去体味新疆的好,静静倾听它脉搏跳动的声音。那诱人的瓜果总让我垂涎不已: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叶城的石榴。我喜欢新疆姑娘那含情脉脉的眼睛,她们那婀娜的舞蹈、婉转的歌让我心驰神往。我喜欢新疆人说话时卷舌的腔调。我经常痴痴地想像自己扬鞭飞奔于草原的场景。
对新疆,怎一个爱字了得!我总爱搜集它旖旎风光的彩照,固执地去学习新疆民歌,痴迷而如饥似渴地读关于新疆的书。并不只是为了感官上的快乐,更是为了近距离地注视我的新疆。无论何时踏上征程,新疆始终是我心中的罗盘,这罗盘蕴藏着我命运的风水,是我今生终极的情感方向和源泉。
80、90后的我们早已远离了三毛那个时代,许多人甚至不知道三毛这个人了。但是,我依然钟情于她。我喜欢三毛的魄力与情调,感动于她的韧性和恬淡。我对她的眷恋,或是冥冥之中的契合吧!她喊出了我的心声:我宁要血肉模糊的人生,也不要白开水一样的空悲。潇洒如她,明敏如她,我想,我会坚持的。
总恨自己苍白的笔无法赤裸裸地表达我对新疆的爱,总想在一个静谧的晚上让自己对新疆唯美的印象从笔尖倾斜流淌,总叹息自己无法直接拥抱它。但是,一切只能这样,由时间操纵着。
新疆,我梦想的彼岸。我想成为你湛蓝天空中漂浮的一片云,翩翩地在空中游荡,你是我的舞台。我要认清自己的方向,向你飘动。就像徐志摩说的那样:“我不去冷漠的幽谷,不去那凄美的山麓”。我不惆怅,要认清自己的方向,向你飞翔。如果可以化作诗中的雪花,我要沾住你的衣襟,贴近你柔波似的心肠,把自己融化在你的身旁。
感受济南
周晓红
想像中的济南永远是老舍笔下冬天里的那个样子,三面环山,温暖,安静而舒适,充满生活乐趣的北方小城。然而,现实中的并非如此。也许安静对于济南来说只属于汩汩流淌的趵突泉、波光粼粼的大明湖,以及罗曼蒂克的红叶谷。济南是繁忙的,一座现代化的繁忙大都市。
济南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很多人都是行色匆匆。在这个现代化的城市中漫步,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在这里高度集中。豪华现代的大型商场,拥挤快捷的各路公交,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切都昭示着城市忙碌的生活节奏。也许,是她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她这些特点吧。不过,济南的忙碌并不让人紧张得透不过气,她紧张有序并充满生机,忙碌而富有活力,给人一种年轻的蓬勃的力量。这种活力像“泉城”的名字一样隽永,时代的脉搏在跳动,像泉水一样滚滚向前。
细细品味泉城,她另有一番滋味。这次来济南虽是五月中旬,但天气已经是初夏的感觉了。空气不再是凉爽的,炎热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和其他沿海城市相比,济南要高出2、3度。当在海边生活的我还在凉爽的晚春里惬意时,朋友却发短信提醒我,去济南的时候要带件短袖T恤。本以为是朋友的玩笑,但它却在我踏上省城那片土地的时候得到了证实。五月的济南真的很热。在沿海城市还需要穿线衣、早晚盖两床薄被的这个季节,在济南穿夏装的男女老少已经比比皆是,太阳镜、防晒霜、太阳伞、超短裙、吊带装,早已是女孩子必不可少的装备了。
海边和这里气候的差异让我有点缓不过神来。那边还是春风徐徐,这里的暮春已经透露出几分夏天的感觉。此时的热也并非让人大汗淋漓的盛夏燥热,而是一种开心和愉悦的惬意。老人们可以抛开天冷不敢出门的烦恼,茶余饭后尽情和儿孙们出门散步,感受户外的天伦之乐;年轻人更能展示蓬勃的朝气,迷你裙加牛仔,美丽但不冻人,帅气挡不住!天气热了,但热得有品味、热得有新感觉!
岁月的足迹并没有使这个古老的城市跟着岁月老去,时光的变迁让济南的风采历久弥新。从古老的文化名城,到现代化的“知性”都市,济南光彩照人。如今,济南的美并不仅仅在于趵突泉和大明湖,也不仅仅在于千佛山和红叶谷。现代化的照明设备也是济南的一大看点,更能体现她的现代文明。
济南的夜景美轮美奂,无可挑剔。夜晚并没有使济南的风采逊色,反而展示出一派“满目星光似河汉,不知天上似人间”的美景。华灯初上,车水马龙,天上的街市明了,地上的街市亮起来了。街道两旁灯火通明,泺源大街泉城广场一带的道路更是漂亮!“火树银花景观街”是济南近期完成的又一经典,街道两边茂密的国槐树叶间,点点灯火在其中影影绰绰,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温馨而浪漫的圣诞夜。不远处的广场中央的泉标也被灯光照得流光溢彩。
好一派迷人的泉城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