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体 小字体
 
 
22颗球里的人生
许敏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喜欢上斯诺克比赛。那种几乎让人屏住呼吸的静,周边暗淡的看台和台案上明亮的聚光灯,两球轻轻碰撞落入袋中的声音……也许,这是最美丽的动与静的融合。八种颜色的22颗球,让斯诺克选手在小小的台案上演绎着人生的精彩。
  关于斯诺克的诞生,有这样一种说法:19世纪晚期,台球运动风行于驻扎在印度的英国军队中,当时流行的玩法是黑球入袋。有一天,驻扎在印度贾巴尔普尔的英国陆军上校内维尔·张伯伦和他的战友们觉得这种玩法过于简单、乏味,便决定增加黄色、绿色和粉色3个彩球,不久又加上了棕色球和蓝色球。这种新玩法很快流行开来,后来就演变成了现在的斯诺克台球。
  固定的球杆,固定的红球和彩球,却从不会看到相似的比赛过程。对斯诺克选手来说,任何时间是开始又是结束,每一局都是第一局也是最后一局,每一场球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也许,这正是斯诺克独具魅力之处,它考验的不只是球技,还包括选手的心理素质等其他诸多因素。在斯诺克的世界里只存在两种东西:障碍和机会,选手要做的就是越过障碍、抓住机会,在进攻和防守的抉择中不断蜕变。
  斯诺克大师比赛时,球局的复杂程度无法预料,他们防守与进攻都那么完美———精确的解球路线,合适的击球力量,化腐朽为神奇的勇气……每次都让我深深感动。每一局球,他们都要对全局有准确的把握,有正确的策略、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面对强势对手的时候依然淡定自若,才可能在比赛暂时失利时超常发挥,反败为胜。
  我并不觉得斯诺克选手参加比赛的初衷是为了奖金,我更相信他们是因为喜欢斯诺克这项运动才如此投入。青春无价,我想没有人会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花费在重复同一件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上。当年华已逝,一个人在目标实现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奖励和鼓舞,才不会为失去那些最美好的时光而遗憾。
  2009年世界斯诺克温布利大师赛,奥沙利文决赛对阵塞尔比。一个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火箭”,被“台球皇帝”亨德利称为遇到过的最具天赋的斯诺克选手;一个是首次参加温布利大师赛即获冠军,绝地反击堪称梦幻的“莱切斯特小丑”。王者间的争夺注定不会平凡,18局球竟然僵局了三次,而塞尔比依然能与奥沙利文自然地相视一笑。虽然最后塞尔比8:10不敌奥沙利文,可我依然看到了他眼中的信念。就像他喜欢的阿甘一样,在斯诺克的追求之路上,不管多么艰难他都会继续走下去,永远不会放弃自己的坚持。
  人生也像一场斯诺克。只是,这场斯诺克有着无数的比赛。
  人生的斯诺克有自己的规则,规范着你的行为,构造了一个有准则、有秩序的社会。这规则也许是明文规定,也许是不成文的规矩,你可以犯规,但犯规就要接受惩罚,这也意味着你失去了一个机会,一个保持与对手在同一起点或者超越对方的机会。我们首先应该做个正直的人,这或许也是我们最应该做好的一件事。
  人生的斯诺克是一段旅程,中途的各站彼此连接,就像桌上的22颗球。它们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彼此牵制的一体。在斯诺克比赛中的每一个时刻,都需要你能根据台面上的局势随时果断地做出正确的决定,采取相应的策略掌握主动权。人生也一样,你要不断地作出选择。而作出那些关键的选择更加困难,需要更强的判断力、更敏锐的观察力,更大的决心和信心。这段旅程是单程的,没有返程票,要用谨慎认真的态度来对待,直至旅程的终点。
  彩球,红球,白球,画出了我们生活的斑斓多彩,绘出了人生的四季轮回。不管选择什么打法,不管借助什么器材,在最后一颗球落入袋中之前,我们都不能放弃。也许你不会单杆过百,也许你一生都没有147,可无论如何都不能弃权,因为开始了、选择了,就需要负责地一路走下去。


 
 
 
 
 
       本版责任编辑:王毓静 信箱:fukan@sdust.edu.cn                版权所有:山东科大报
科大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