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体 小字体
 
 
写给徐志摩
许凯丽

  我喜欢徐志摩,喜欢他缠绵悱恻忧愁的诗,也喜欢他对爱情的毫不畏惧与全部付出。
  徐志摩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于康桥下他燃起创作的欲望。这一时期的他,接触了大量的英国文学艺术,拜伦、雪莱、哈代、济慈的作品让他入迷,他在这股“奇异之风”的吹拂下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正如徐志摩所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一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在康桥的日子,是徐志摩诗歌创作的高峰期,他创作了《夏》、《夏日田》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草上的露珠儿》也是他最早的作品,表达了他的志趣和抱负。
  诗情豪放的徐志摩总是情绪高扬、调子清新,就像“青春的呼唤,燃点着希望灿灿”,讲求音律、节奏、格式的匀称和整齐。结识了林徽因之后,他感到爱情给予他的巨大力量,写了许多歌咏爱情和人生理想追求的诗。然而,最终他和林徽因却如他诗中所描绘的,“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康桥的生活令徐志摩留恋,然思乡之情亦萦绕于他的心间。怀揣着英国剑桥式的浪漫理想,他选择了回国。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有差别,回国后由于琐事纷扰,他的创作风格也发生了变化,《一星弱水》、《消息》这些小诗中开始有了消极的影子。徐志摩将世俗世界的惆怅倾诸笔尖,这一时期,他的诗主要是揭露社会的黑暗,表达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志摩的诗》,这是徐志摩自己编选的第一部诗集。《雪花的快乐》这首作品将艺术的浪漫与现实景物相融合,将意境幻化得惟妙惟肖。当时,徐志摩结识了陆小曼并着魔地迷恋她,然而这段感情却招致家人的反对。于是,徐志摩去了翡冷翠,异国的情怀让他再次谱出佳作《翡冷翠的一夜》。那个时期,他的诗就如茅盾对他的评价:“轻烟似的微哀,神秘的象征的依恋感唱追求:这些都是发展到最后一阶段的现代布尔乔亚诗人的特色,而志摩是中国文坛上杰出的代表。”
  徐志摩一生都在漂泊着,旅行着。现实带给他的伤感愁绪与内心深处的浪漫,交织着存在于他的生活中。或许,只有诗能给他带来慰藉,他的一生也是诗般的传奇。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离开了人世。
  他走了,就像他诗里说的那样:“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可我知道,这个柔肠百结的诗人,将永远活我心中……

 
 
 
 
 
       本版责任编辑:王毓静 信箱:fukan@sdust.edu.cn                版权所有:山东科大报
科大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