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用自己的力量为孩子们带来点知识,这个暑假我过得非常充实,比窝在家里看电视强多了”,测绘学院一位参加支教的志愿者这样回顾短短的十几天支教经历。
“大哥哥、大姐姐能来俺们这里,俺们可高兴了,俺们学了很多以前听都没有听过的知识,也不用跟着爸爸妈妈到处跑了,感觉暑假比上学还有意思”,定陶县留守儿童学校的一名孩子这样说。
“学生来我们这里给孩子们上课,为我们解决了太多的困难,体现了民族团结、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西藏类乌齐县中学老师们非常感谢山东科技大学支教团的同学们。七年级二班的一位女同学主动给支教的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希望老师你们也不要忘了跟我们一起度过的时光。昨天老师你们说是最后一节课,我们好几个同学都哭了,我也流下了眼泪,我真舍不得……据统计,暑假期间,学校组织了194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分赴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11支支教团队、300余名支教队员在艰苦的环境中,为农村、山区、边区的孩子们带去了山东科技大学的关怀与温暖。
真情倾注显大爱
暑假一开始,材料学院“爱启航”暑期支教团14名志愿者便踏上了青岛开往菏泽的火车,赴菏泽定陶留守儿童学校开展支教活动。
留守儿童学校位于定陶县东王店刘楼村,始建于2004年9月,是菏泽市第一所留守儿童学校。共有1至6年级6个教学班,在校生268人,其中留守儿童238人。材料学院组织的支教团为他们开设了数学、英语、文学、科学等小学生大纲规定课程,此外还开设了营养饮食与健康、日常安全常识、礼仪文化等课外生活常识。
志愿者不仅关心留守儿童的知识教育,也注意培养他们乐观的人生态度。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开办了音乐、美术、健美操、手语、乒乓球、足球、篮球等兴趣课程。孩子们缺失的家庭教育,志愿者通过大学生老师带来的集体温暖来弥补;孩子们因家庭生活不完整而产生的心理困惑,他们给予帮助和疏导,引导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说起支教之苦,大家都深有体会。早晨五点就要喊孩子们起床跑操后上早读课,上午四节课下午四节课,还有晚上的晚自习要进行自习辅导,等晚上安顿所有的孩子都睡好后,志愿者们还有每天的例会要总结交流一天的支教心得。一天下来,他们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甚至三餐之间他们也是看孩子们都吃完后才急匆匆吃一点。即使这样,他们仍坚持着每一天,每一天在孩子们面前都表现得精力旺盛,不管是感冒发烧还是中暑,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职责,尽自己最大努力带给孩子们最多的知识。
测绘学院暖春公益支教团队所到的嵩县田湖镇铺沟小学坐落在山腰上,音体美类课程极其少,孩子们的视野范围比较狭窄。很多在城市里常见的学习形式,在他们眼里却是无比新颖,甚至是从未见过的。在课外活动时间带领孩子们做各种活动来拓展他们的身体素质,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大家深入同学们当中去,和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去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
为了了解山区孩子们真实的家庭情况和背景,志愿者对一些性格怪异或家庭困难的孩子进行了家访。家访的场景触目惊心,令人潸然泪下。
在洛阳山区有个小男孩失去了母亲,和父亲相依为命,可他的父亲是一位严重的残疾人,双腿还没有正常人的胳膊粗。他家的房子更是惨不忍睹,全是土墙,其中一面墙受雨水的冲刷即将倒塌。屋内昏暗潮湿,还没有进去就闻到一股酸腐的味道……为了帮助这个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家庭,也为了帮助这个孩子顺利完成学业,暖春公益的12名队员们,决心每人每月从自己的生活费里拿出50元,对这个家庭进行资助,让孩子能够与其他同学一样,同享一片蓝天!
支教活动临近尾声时,学生们依依不舍,拉着老师的手一边哭一边问他们什么时候会再来。留守儿童学校校长向志愿者同学赠送锦旗,希望他们一直关注留守儿童,支持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临走之前,志愿者拿出自己身上所有剩下的钱,为孩子们买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体育用品和课外书籍,希望尽自己所能带给孩子们最多的东西。
精心筹备为奉献
为了实地体验艰苦生活、切实了解并调查山区农村的教育现状,测绘学院于2011年组织选拔了一批优秀支教队员组成第三期暖春公益团队,在2011年暑假赴河南洛阳山区农村开展了为期二十余天的志愿支教活动。
暖春公益团队已经在学校成功的组织并参与了两次赴河南洛阳山区的义务支教活动,为了给山区的孩子们带去更多的教育关怀,也为了给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努力锻炼自我的机会,暖春公益团队2011年4月开始了第三次支教活动的筹备工作。
为了让队员能够在到达山区小学后尽快适应并且投入到支教活动中去,暖春公益团队的组织人员通过多方努力,组织了包括队员家庭聚会、支教理念培训、团队协作能力培训、备课能力培训、简单医疗急救培训等多方面多形式的系列培训活动,选出了包括外教Ben在内的12名支教队员,组建完成了2011年的支教队。
为了锻炼队员的讲课能力,同时让队员提前了解并适应真实的小学生课堂,暖春公益的团队的组织人员联系了学校周边的黄河西路小学和辛安小学,安排了两天的试讲课堂。
暖春公益团队组织了爱心募捐活动,在学校设立爱心募捐点,募捐废旧矿泉水瓶,废旧书籍,以及各种文体用品,活动结束后对募捐物品进行了整理,将矿泉水瓶及废旧书籍进行了变卖,筹集了一部分爱心资金,并且利用这些爱心资金购买了一些文具,图书及体育用品,让支教队员带到了山区孩子的手中。
永不止步的爱心
在新疆、在西藏、在鲁西南,在边区、在山区、在农村,在老师眼中、在家长口中、在孩子心中,支教队员细致入微的工作、无私忘我的投入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指引着孩子们在成功的路上执著前行。
网友sdustlyl在校园论坛上写到:我们对这里充满了感情。孩子们亲切地称其中一位队员为“笑起来很好看的老师”,大家心里都充满了感动。微笑是对孩子们最好的鼓励,我们会一直微笑着继续下去。虽然条件艰苦,但我们无一不在享受着这种奉献自我、实现自我的快乐!这是我们回报社会,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良好方式!
二十几天,志愿者给孩子们带来了新鲜的空气,让孩子们接触到有启发意义的事物,为他们未来增添色彩。志愿者们为他们带来希望、憧憬,为他们的人生之路提供动力、翅膀。这是一件光荣而又伟大的事情!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份义不容辞的义务!
山村的孩子一样是祖国的希望,一样会茁壮成长。爱心之路,永不止步!
希望通过支教,能够向社会传播出志愿者的精神和公益的理念,使更多的人关注贫困,关注农村,关注山区教育,让全社会共同出资出力来推动偏远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支教的生活还在继续,志愿者们还将一如既往,去为孩子们奉献他们的一切!既然选择了支教这条路,就要好好地走下去,给孩子们带去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他们带去爱和希望!总之,只要他们能有所收获,一切的付出和艰辛就都是值得的!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这种生活就是志愿者的生活,这种快乐就是志愿者投身于公益事业的所得!
支教,我们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