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体 小字体
 
 

育人路上用心做“加法”———电信学院围绕“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扎实推进主题教育

□ 记者 韩洪烁 通讯员 王道岩

  

   如何为学生指引前进的方向?电信学院的答案是:建成一支“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的育人队伍,做好队伍建设的“加法”;
   如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电信学院的答案是: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让学生汲取专业营养的同时,思政教育也能够落地生根,做好教育教学的“加法”;
   如何给学生搭建一个适合的发展平台?电信学院的答案是:建设高品质、有特色的学生社团,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有所得”,做好实践育人的“加法”……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面对一个个育人的命题,电信学院党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教书育人”初心,以做好育人方阵、课程内涵、学生社团三个“加法”为依托,让队伍有合力、课程有特色、社团有品牌为育人工作注入“源头活水”,全面助推学生成长成才,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育人与学习双促进

   “岁月如流,转眼间,我的党龄已有20多年了。至今,我清晰地记得,那是1993年11月26日,我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我倍感光荣,非常自豪……”在电信学院“我的入党初心”故事分享会上,67岁的老党员王世范这样回忆起自己的入党初心。
   在主题教育中,电信学院党委注重引导、分类指导,把“入党初心”“党员故事”主题党日活动作为党员日常教育的“主阵地”,党性锤炼的“大熔炉”,围绕主题学党章、重温入党誓词,邀请退休老党员作分享交流、新老党员“结对互学”、教工与学生支部“联谊共建”,一次次严肃认真的读书学习会、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会”、一场场感悟深切的研讨交流会,推进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将学院主题教育不断引向深入。
   像这种入脑、入心、入行的新颖活泼的“学习”,在电信学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师生党员走进海信集团等企业参观、学习、交流、服务,寻求深度融合;读书班、红色主题党日活动、“每天一小时”线上+线下学习等创新学习形式,发挥“头雁”效应;聆听辅导报告、倾听榜样的宣讲、参观主题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立体化宣传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理论学习要落在实处。“怎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怎样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成为学院全体党员必做的一道思考题。
   对电信学院领导班子来说,具体就是以学习促进育人工作,“要走一条有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之路,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学院党委书记姚桂芳说,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院育人工作注入了“源头活水”。

“加法”带来“乘法”效应

   “我要感谢我的导师、班主任、辅导员,是他们不放弃我,我才能拿到这张通知书……”今年的毕业生杨尚宇在拿到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时,激动地说。大学前两年,他还是每学期都有挂科,成绩在班中垫底的“差等生”,通过多方的教育引导,他最终走出一条“逆袭”之路。
   在电信学院,有一句话师生很熟悉:学生在,老师在。电信学院党委要求辅导员、班主任、人生导师把自己当作“行星”一般,始终围绕学生这颗恒星转。学生在校的活动、心理和生活状况,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情况,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人生导师要关注。
   辅导员、班主任、人生导师三支队伍形成了全员育人的“铁军”。辅导员的“e+讲堂”、班主任的“e+茶座”、导师的“学生进项目”等活动,覆盖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各个方面,师生手拉手、面对面、心连心,激发“1+1+1>3”效应。
   “谁说物理没有灵魂,我们的物理课就不一样!”学生张科兴奋地说道。应用物理教学团队在主题教育学习、研讨、交流中,运用所学所悟,为物理课做了一道“加法”:专业知识+思政元素。
   “‘一教师一思路’,让‘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深入人心,为专业课程注入生活活水。”《大学物理》任课老师周薇说,在课上她讲到“能量守恒定律”内容,从“动能”“势能”引出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一直以来,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坚持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育人元素和承载的育人功能,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应用物理系党支部书记王鹏表示。
   学生社团活动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在电信学院,“模块化”育人已成为学生社团的一大特色。“学生加入不同的社团,兴趣不同、学习状态不同等,总会有差异,通过模块化培养,可以起到更好地育人效果。”学院党委副书记聂西文说,在模块化育人中,相同兴趣的学生聚在了一起,相似目标的学生聚在了一起,他们一起组建团队参加科创比赛,一起走进实验室,一起走进社区和乡村,还有一些学生“合伙”创办了公司……
   从校“物理知识竞赛”、省“物理科技创新创意”到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科技赛事,电信学院均战绩辉煌;从校园、教室到乡镇坊间、田野地头、村庄庭院,越来越多的学生奉献社会;还有些学生持续发挥在社团里培养的兴趣,结合国家和行业需求走上创新创业道路……
   连日来,电信学院捷报频传:在2019年“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在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华北赛区一等奖……
   电信学院巧用一个个“加法”,激发了学生的动力,学生在专业学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先进典型日益增加,影响力不断扩大,潜移默化影响每一名学生。

育人新生态“水到渠成”

   在电信学院,有一个涵盖学习、科创、实践、公益、服务等方面的特色党建工作品牌——“电子e+”红色青年引航工程,引导学生科创、实践、文化、学习等更好地发展。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电信学院在回答办学治学的一系列命题时,将“电子e+”红色青年引航工程与思想引领、专业学习、日常教育、校园文化等相融合,通过“红色青年引航员”培养、“一对一”结对帮扶等具体措施,为学生成长提供“加油站”,让理论学习的成果落在实处。
   在“电子e+”红色青年引航工程的指导下,学院培育了近60名红色青年引航员,这些“小老师”带领同学走进实验室,走进创新工作室,走进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成立了“芯科创新工作室”等兴趣小组,组织了“学习助力小分队”“学霸课堂”等活动,通过传帮带,形成了健康的育人生态。
   该工程的持续推进,也让学院本科生“早进团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的“三早育人”体系得以落到实处,大四学生马肇崇就收获很多。他大一下学期就早早进入实验室,跟着硕士、博士学做基础实验,大二时就开始做科研项目。马肇崇通过与其他学校的同学交流得知,他的科研经历比他们早了一年。
   “教育有主题、活动有内涵、人人有收获”。在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的时候,电信学院在“三全育人”上下功夫,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主题教育也硕果累累。通过“电子e+”红色青年引航工程的培育,近3年来,电信学院学生获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900余项,以学生为第一或主要发明人授权专利56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立项12项,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5篇。
   学生走向社会也更有底气。“近三年,学院学生平均考研率达36.5%,考研学生中985、211院校录取率连年提高,从67.54%提高到71.26%;学院学生年底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7.5%以上,就业学生中近80%从事电子信息和通信等相关行业。”电信学院院长曾庆田说,“学院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所做的‘加法’已见成效。”


 
 
 
 
       本版责任编辑:韩洪烁 信箱:fukan999@126.com                版权所有:山东科大报
科大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