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节假日,曹正都会更加忙碌,这是他志愿服务的幸福时刻。从乡村支教、助力公益、社会服务到实践调研,他怀揣理想,奔赴热爱,在实践中点亮自己,让青春闪闪发光。
曹正是土建学院建筑学专业2019级学生,曾任学校学生会执行主席、青马工程“弘毅班”班长及班级班长,曾获“全国煤炭行业优秀共青团员”“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 “青岛西海岸新区最美大学生”等荣誉称号15项,今年,获得“中国大学自强之星”称号。
作为一名“00后”,他用志愿服务刷新“成长时速”。他是校园的志愿服务“达人”,累计800多小时的服务时长,诠释了青春最美的样子;他是同学眼中的公益“明星”,不仅自己坚定公益脚步,还变身公益宣传“领头雁”,创造了一个个特色的公益品牌,吸引数百名大学生投身公益……四年多来,他将正能量、爱与光明传递给他人,以“微光”点燃星星之火,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曾获评“优秀志愿服务个人”称号。
跨越4000多公里送教上“门”
从山东青岛到新疆喀什,4000多公里路程,60多个小时火车……2022年暑假,曹正带领“嵙小志”鲁喀专项支教团的10余名志愿者拖着支教物资,来到岳普湖县阳光街道小学,成为一群娃娃口中的“小老师”。
曹正发现,这里教学理念传统、课堂形式单一,这些难题并没有让曹正打退堂鼓,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种”出一片春天。在团队中,曹正主要抓教学设计、特色课程。为了上好每一堂课,他进班听课、跟老师座谈、与学生交流,仅调研笔记就写了一万多字。
他制定“动态学习制度”,因地制宜开辟“六个一”教育方法体系,开设“七彩课堂”,将传统文化、红色教育、心理健康等融入课程。在离开之前,他还将这套方法细致地交代给了当地的教师和新一批志愿者。
以“微光”点燃星星之火
大学四年多,近百次的助教、助农、助贫等,让曹正成长了自己,也温暖了他人。作为校学生会执行主席,他开始不满足“单兵作战”,产生了打造有特色的志愿服务团队的想法。
近年来,曹正开始探索“团组织+志愿服务团+公益”的模式,把团组织建在学生团队上,凝聚更多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他开设“团团小课堂”微团课品牌,把公益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他打造了公益宣讲团队,把实践故事讲给更多人……
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从校园走出来,走进“田间地头”,扎根乡村一线。
在他的手机里,保存着一张张聊天截图,那是一个个受助孩子发给他的感谢和祝福。他说,点亮自己,照亮更多的人,是最幸福的事。
在科研和服务中成长自己
2021年5月,曹正作为山东科技大学唯一一支学生参展团队的成员参加了第56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HEEC“献礼建党100周年”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成果展,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深入交流。多年来,曹正获各类科创竞赛奖项20余项。
在担任学校学生会执行主席期间,曹正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他带领学生会成员举办了包括合唱朗诵比赛、校园歌手大赛在内的30余项校级活动;搭建权益问题反馈平台,深入推动和完善学生会组织机构改革,拓展了学生会的工作广度和服务深度。
在担任班级班长期间,曹正倡导同学积极参与学生组织工作,班级先后累计12人次担任过校院学生组织主要学生干部。他还多次带领班级成员前往威海、烟台等6个城市调研学习,增长专业知识,促进班级成员团结向上,凝聚集体力量。2019-2020学年、2021-2022学年,班级分别获评校“先进团支部”“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如今,面对“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荣誉,这位“00后”大学生说:“荣誉是对我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我未来的激励。作为当代青年,有一份热,就要发一份光,只要是真正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事,我一定会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