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体 小字体
 
 


用好用活“四个再” 答好“冲一流”的时代答卷

——三论贯彻落实学校总结部署工作会议精神


□ 本报评论员

   “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这深刻警示我们,行动的力度,决定发展的高度;落实的深度,关乎事业的成败。当前,山东科技大学正处于实现“双一流”攻坚冲刺的关键时期,如何将璀璨的蓝图化为生动的现实,将历史的机遇转为发展的胜势,这是一道摆在全体山科人面前的“时代之问”。
   在学校不久前召开的总结部署工作会上,校党委书记王君松发出“再接再厉,奋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实现关键跨越”的动员令,为答好这张时代考卷指明了清晰路径——唯有思想再统一、目标再聚焦、标准再提高、行动再加力,方能凝聚起磅礴的奋进力量,在追求卓越的征程上实现决定性的突破与跨越。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度的思想统一是凝聚攻坚克难磅礴伟力的根本前提。对于正处于“双一流”决胜攻坚关键时期的我校而言,首要任务便是筑牢全校上下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将全体师生员工的认识与行动统一到学校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上来。
   “冲一流”是一场硬仗,必须强化“校兴我荣、命运与共”的主人翁意识。要深刻认识到个人前途与学校发展休戚相关,自觉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初心使命,内化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实现从“要我干、催着干、推着干”到“我要干、争着干、抢着干”的能动转变,激发起推动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面对激烈的竞争态势,尤需焕发“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胆识气魄,坚定扛起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要紧紧围绕“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争创世界一流”的建设导向,以“大决战”的昂扬姿态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征程中展现山科人的作为。
   高质量发展绝非平均用力的面面俱到,正如“钉钉子”,钉点准、力道稳、节奏实,方能固一点而带全局,将蓝图牢固钉实在发展墙上。首要在于“选准钉点”。要严格对标国家战略与学校党代会部署,将“十大工程”等既定任务作为承重之基。通过深化综合改革、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激发治理效能,为“冲一流”打造平整坚实的发展基座。关键在于“聚力深钉”。“双一流”建设必须勇于在全国乃至世界坐标系中对标,集中优势资源靶向攻坚,力求在关键指标上取得实质性穿透,以点的突破带动整体提升。根本在于“修复墙面”。须将巡视整改工作视为重大契机,以高度政治自觉破解长期制约发展的堵点、难点。通过建章立制将整改成效转化为制度优势,铲除问题土壤,为学校轻装冲刺扫清障碍、注入持久动力。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事业格局的高度,取决于我们立标的高度。要实现“关键跨越”,就必须彻底破除“中游心态”,树立“对标一流、争创一流”的卓越追求。要主动“拉高标杆”,以“跳起来摘桃子”的进取姿态,高标准谋划“十五五”等长远发展战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关键领域,敢于与强者比肩、与快者争先,努力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要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高标准贯穿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让“追求卓越”成为山科人的内在基因。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实现“关键跨越”,最终要靠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领导干部要发挥“头雁效应”,增强敢闯敢干的硬担当,既挂帅又出征,带头攻坚克难、督办问效。广大教职员工要练就善作善成的真本领,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各项任务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面对转瞬即逝的机遇窗口,更要保持雷厉风行的实作风,以“别人一步、我们两步”的加速度,抓紧时间往前赶、抓住机遇加快干,把更多“可能”转化为“可行”、把更多“机会”转化为“成果”。
   时代不负奋斗者,岁月垂青实干家。历史的契机、时代的考卷,正握在每一位山科人手中。“冲一流”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只要我们继续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激发“一天当作两天用”的拼搏劲头,凝聚“一群人一条心”的奋斗合力,就一定能把“规划图”变成“实景图”,把“关键跨越”写进学校发展的史册中。
 

 

 
 
 
 
 
       本版责任编辑:任波 信箱:skd995678@sdust.edu.cn              版权所有:山东科大报
科大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