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林
 
  刘国林,男,1966年8月出生,河南焦作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被国家煤炭工业局选拔为“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1年被山东省教育厅选拔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
  1989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工程测量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测量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晋升讲师,1998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1年破格晋升教授。
  一、教学情况
  十多年来一直承担测量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测量平差基础》、《广义测量平差》、《误差理论与测量数据处理基础》等课的授课任务,承担硕士研究生的《近代测量平差理论》、《非线性数据处理》、《现代测量数据处理》等课的授课任务,承担博士研究生的《现代测量数据处理理论》的授课以及其它一些教学任务,超额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等,发表教学论文3篇。由于在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获得校“课堂理论教学改革奖”以及“优秀园丁”和“优秀教师”等荣誉。
  二、科研情况
  1、科研项目及主要研究内容
  十年来主持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2项(基于3S技术的可视化空间信息分析与智能决策系统开发,GIS与RS支持下的城市智能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作为第二位研究人员参加并完成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动态最小二乘法理论研究、动态最小二乘法理论扩展与延伸研究、非线性动态最小二乘法理论及其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等项目研究。
  在项目的研究中,主要研究完成非线性误差传播理论与非线性数据处理,在顾及多种因素影响下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与动态参数估计,在逼近度量和光滑度量同时限制下平滑噪声数据,减小观测误差对模型的影响,以及空间数据误差处理、空间信息分析等内容。近年来,在InSAR数据处理与分析、卡尔曼滤波在相位解缠与噪声消除以及数据融合中的应用以及非线性数据处理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等方面也做了一些研究工作。
 2、出版著作与发表论文
  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出版个人专著1部,该著作得到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我校5名专家的联合推荐,获得国家测绘科技专著出版基金的资助,并由测绘出版社出版。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独立完成和以第一作者在德国测量通报《A.V.N.》、澳大利亚地球空间信息科学《Geomatic research Australia》、俄罗斯以及国家级刊物《测绘学报》、《煤炭学报》等上发表论文26篇。下面是独立完成和以第一作者完成的5篇(部):
  (1)非线性最小二乘与测量平差,测绘出版社,2002,12;
  (2)Nonlinear Curvature Measures of Strength and Nonlinear Diagnosis, A.V.N. 2000 3 ;
  (3)Two Kinds of Explicit Methods to Nonlinear Adjustments of Free-networks with Rank Deficiency, Geomatics Research Australasia No.73 Dec. 2000;
  (4)Nonlinear Measures and Application to Explici1 Nonlinear Adjustments, A.V.N. 1999(8-9);
  (5)非线性最小二乘参数平差,《测绘学报》,1998(3);
  (6)顾及多因素影响的双线性变形模型及其动态参数估计, 《测绘学报》,1995(3)。
  3、科研项目获奖情况
  (1)“动态平差理论研究”1997年获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论文一等奖”,(第2位);
  (2)“现代变形分析动态估计理论研究”1998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位);
  (3)“顾及多因素影响的变形监测数据处理”1998年获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论文二等奖”, 第1位;
  (4)“动态最小二乘法理论研究”1999年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位);
  (5)“显式非线性平差与矿区地表大变形分析”2000年获山东省教育厅理论成果“二等奖”, 第1位;
  (6)“非线性动态最小二乘理论基础上的数据处理与优化设计”2001年获山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类“二等奖”,第2位。 
 


版权所有:山东科大报社 本版责任编辑 信永华 信箱:penghuax@sdust.edu.cn             【关闭窗口】
 

 

 

关闭当前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