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数学学科
应用数学学科自1977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起,经过二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现已发展成为有3个硕士点、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影响的学科,学科负责人是博士生导师贺国平教授。该学科自1996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重点建设学科以来,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学科发展速度加快,各方面工作成效显著,超额完成了“九五”建设规划所提出的各项任务。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总体水平居省内先进地位,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专家组的验收。
该学科学术带头人新老接替顺利,学术梯队已形成并趋于完善,每个研究方向都有年轻博士作为学术带头人。教师中45岁以下的占80%,年轻教师基本实现硕士化,学术水平有明显提高。学科点现有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1人,博士及在读博士15人。学科点建立了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优化方法及应用、金融数学及预测决策理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分别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九五”期间共承担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项目6项,省、部级基金项目15项,特别是承担了国家基金重点项目中的“天元基金”项目及“九五”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各1项,标志着该学科科研力量达到了较高的水准。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6项,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382篇,其中在《中国科学》及国外著名刊物上发表25篇,被SCI、EI、ISTP收录32篇,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先后有6人9次应邀赴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进行合作研究。
“九五”建设期间,学科点新增“应用数学”、“基础数学”两个硕士点,与计算机和管理学科一起联合增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在应用数学专业开设了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系列课程,开办了“金融工程”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拓宽了应用数学专业的培养方向。招收本科生281人,硕士生46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45人,并借助外校博士点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超额完成了人才培养计划。学科点在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等方面开展了多项工作,有力地保证了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较广的知识面和初步的自学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具有良好的声誉。“九五”期间,该学科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编写教材、著作10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多篇。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还被学校确定为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该学科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聘请了多位知名人士担任兼职教授,广泛开展学术活动,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开阔学生视野。与山东大学联合举办了第八届国际复分析会议,此外,每年接待兄弟院校参观交流10余次。所取得的成绩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和好评,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年第三期)所载《做扎实工作,创专业特色--部分院校应用数学专业改革经验集锦》一文介绍了该学科的办学经验,并指出,“该专业达到了应用数学专业的办学要求,而且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应用数学学科决心在“十五”强化建设期间,使该学科进入国内同类学科的先进行列,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开展更多的高质量科研工作,为山东省的高等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报记者
田静) |
相关链接:
总结经验再创佳绩
外语系重视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
安全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
由大学生排演的话剧《雷雨》元旦前夕亮相舞台 地球信息学院 开展“为特困学生献爱心”活动
应用数学学科
校园短波
返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