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研究所中心简介

法学系

    法学系主要承担培养法学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使法学专业毕业生能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熟悉国内外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胜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工作。法学系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具有法学博士学位者1人,硕士学位者4人。另有兼职教授4人。专兼职教师均来自国内著名高等院校。

    法学系教师承担着法学专业40余门专业课及其它院系部法律课程的授课任务。教师多人次获得“校优秀教师”、“十佳师德标兵”、“十佳青年”、“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多人在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院“人文教师形象设计大赛”等教学比赛中获奖。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法学系教师重视科研工作。三年来,共出版法学专著、教材5部,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法学科研课题5项,年人均发表论文3篇,并有多项成果获奖,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权威社科刊物转载或索引。法学系重视人才培养质量,2001届毕业生就业率100%,2002届毕业生考研上线率24%。该系毕业生适应社会和工作环境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法学系还承担着泰安及周边地区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及法律职业教育等社会工作,先后2人被评为市司法局“优秀兼职教师”,1人被泰安市人民检察院聘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泰安仲裁委员会委员,多人担任地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校办企业法律顾问,很好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公共管理系

    公共管理系自1997年开始创办工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改招行政管理本科,主要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熟悉我国政府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从事公共管理基本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该系2001届毕业生就业率100%,其中46%的学生被录用为各级政府机关公务员;2002届毕业生考研上线率20%。

  公共管理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3人,博士、硕士4人。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深受好评,多人多次被学生评为“我心中的好老师”、“十大恩师”。教师狠抓科研,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年人均发表论文3篇。此外,该系还注重对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指导工作,所指导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荣获山东省一、三等奖。

    拟成立的山东科技大学“地方政府与基层政权研究所”挂靠该系,是系、所合一的科研机构,目前正在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及县、乡、村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是教育部2001年立项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广告学系

  广告学系是一个年轻而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学、科研机构。其下设的广告学本科专业,是我省高校中较早设立的新闻传播类专业之一,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该专业力求使学生掌握广告学的基本理论,受到广告策划、市场营销和实施能力的良好训练,具备广告实施与经营管理的专业技能,进而成为既能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行业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广告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市场调查分析等工作,也可在高等学校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广告学高级专门人才。

    广告学系与企业形象研究所、创新广告策划中心三位一体,互为补充,实现了教学、科研、产业的有机结合,在搞好教学科研的同时,注重成果向市场的转化,面向社会,为各企事业单位提供广告、市场营销、企业形象、公共关系等方面的策划服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学系将有着更加灿烂的未来。

文学艺术系

  文学艺术系现有涉外秘书和音乐学两个专业。共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6名,获博士学位者1名,硕士学位者3名,在读博士1名。

   涉外秘书专业主要是向社会各界培养具有从事涉外文秘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级文秘人才。能够从事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外事机构的一般文秘性工作。

  音乐学专业主要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培养既懂音乐理论知识,又能进行音乐创作辅导的复合型人才,能够承担相关的研究创作和各类演出活动。

  另外,文学艺术系还承担着校本部的《大学语文》、《写作》和《音乐欣赏》、《基础乐理》等必修课及公选课。普通话水平测试、大学生中国语文水平测试以及留学生的部分课程也由该系承担。

  该系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科研项目近20项,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及作品100余篇。

  文学艺术系面向社会开展素质教育,承接各类写作任务,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进行各类声乐及器乐培训。自1990年招收文秘专业以来,历届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部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部共有教师17名,本校机关兼职教师4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名,副教授5名。具有博士学位者1人,硕士3人。在读硕士研究生4人。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部主要承担校本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4门必修课,同时还面对学生开出了《中国近现代史》、《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西方经济学》等课程,受到广大学生欢迎。研究生政治课考试成绩多年来一直居山东高校前列。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部教师注重教书育人,理论联系实际,多次获得学校颁发的教学改革优秀奖。1人被评为“山东高校优秀共产党员”,1人被评为学校“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原煤炭部“‘二五’普法先进个人”,多人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教学标兵”、“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在科研方面,完成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项,其它奖励40余项。《邓小平理论教学改革》项目被评为2001年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此外,该部教师还注重对全校学生“双学小组”等活动的指导,所指导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获山东省二等奖。近5年来出版专著10余部,教材6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5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

思想品德课教学部

  思想品德课教学部现有专职教师9名,本校机关与各院系兼职教师30余名。专职教师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

  思想品德课教学部主要承担校本部各院系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伦理学》4门必修课教学任务,并面向全校开设了《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多门选修课程。同时,先后为国家煤炭工业部、山东省教委主编高校通用《大学生思想修养》、《法律基础》等教材11部,公开出版学术著作30多部。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九五”规划科研课题和煤炭工业部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科研课题多项,包括兼职教师在内共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多人次获国家教育委员会“优秀教材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奖”、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社会科学著作奖”、香港与泰国新世纪成就评审委员会颁发的“紫荆花教育科研成果奖”等20多项,1人被评为“山东省高校思想品德教学与科研先进个人”、“山东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优秀教师”,4人被评为“山东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2人被评为学校“十大杰出青年”,多人被评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应用法学研究所

  应用法学研究所是从事法律应用研究、咨询和服务的综合性机构,侧重于我国现行法律的适用问题研究和提供各类法律培训。研究所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家司法机关、各院校、各种法学研究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竭力为社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该所与有关部门配合,对泰安、济宁等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有关人员进行多次法律培训,并多次应邀作法学学术报告或涉法考试辅导,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为社会或当事人做了大量的法律咨询、诉讼代理或非诉讼法律事务,有效地为当事人避免或挽回了经济损失,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中国文学研究所

  中国文学研究所旨在将学术研究与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其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近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泰山文化、大众文化与传播等也有独到的研究,特别是陈寅恪研究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文学研究所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活动。主办了全国性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化研讨会”,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曾先后邀请北京、上海、台湾等地的知名学者、作家来我校举办学术讲座。同时,还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了文艺学硕士研究生班,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此外,还参与并完成国家“九五”社科基金规划项目1项,山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1项,横向课题1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有10余篇发表在核心期刊,并获得多项学术成果奖。

企业形象研究所

  企业形象研究所创建于1998年4月,是省高校中第一个集企业形象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于一体的研究机构。

  研究所的主要活动内容:一是学术研究,成员间通过相互沟通交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企业形象理论,并将其中国化;二是培训人才,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实务操作能力的人才;三是提供咨询,为各类社会组织(包括企业、政府、学校等)提供整体形象战略策划、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公关策划及市场调研等方面的服务。

  该所人员先后主持或参与泰山形象塑造系列活动策划、山东海斯堡集团形象战略策划、内蒙古仕奇集团形象战略策划、济南雅居园整体形象策划、河北武强食品城整体形象策划、泰安玻纤集团VI设计等活动。

科技哲学研究所

   科技哲学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其研究领域和方向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科学发展政策以及科学发展与文化建设等。

   一年多来,该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有6篇发表或转载于国家核心期刊。2001年出版的学术专著《维特根斯坦论语言明晰性》,居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研究所重视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重大学术研讨活动,已与10余所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艺术教育中心

    艺术教育中心主要承担学校音乐教学和第二课堂文化活动的指导工作。先后承担了“春之声”、“秋之韵”、“世纪之声”、“秋实”、“五·四”、“七·一”、“国庆”、“元旦”等大型文艺晚会的策划、排练和话剧《雷雨》的辅导以及大学生参加山东省艺术歌曲演唱比赛的训练工作,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几年来,艺术教育中心的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和校园文化活动辅导的同时,积极进行科研工作,先后编写教材3部、论著2部,发表论文10余篇。

创新广告策划中心

   创新广告策划中心成立于1998年,是一个专门从事广告经营的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广告学系和企业形象研究所,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以产促学,以产促研,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有效转化,并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其经营范围为:影视、网络、报纸、户外广告的设计制作与发布及企业形象策划。

心理咨询与行为指导中心

    心理咨询与行为指导中心于1999年成立,中心坚持教育先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近年来,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青年心理学》等选修课及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并通过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帮助部分学生解决了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心理问题,维护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中心还积极进行科学研究,两年来,共承担了省级课题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篇。

 

 

 

相连链接:

 系部研究所中心简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