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后排的徂徕信永华 也许是泰山的光辉过于耀目,也许是古朴的徂徕甘于清静,幽奥的徂徕默默地矗立在齐鲁内地,横亘在牟汶河与柴汶河中间,她无声无响,洪荒淡远。 然而,徂徕山实在是一座名头很响的大山! 《诗经·鲁颂》有云:“徂徕之松,新甫之柏”。早在两千多年前,徂徕山就以其浓密茂盛的松柏引起了歌者的关注。今天,车辆行进在徂徕山中,在深谷和山腰盘旋,你不能不被这茂密的松林所震撼。 徂徕山盘亘崎岖,群峰秀列,与泰山遥遥对峙,在约250平方公里的山中,藏个千军万马实在是易如反掌。徂徕山优越的自然条件简直超过泰山许多,也许“略输文采”吧,这里的人文景观逊于泰山,但并不缺少,据说,如今尚存寺庙3处,碑碣54块,摩崖刻石113处,古树名木千余株。其中不乏像李白题写的“独秀峰”等墨宝,也不乏徂徕山起义的大寺遗址。 徂徕山实在是一座名头很响的大山! 且不说主峰太平顶的双峰颉颃,也不说诸山翠屏遥列、山泉引流入庭的光化寺,就看看位于太平顶西北的中军帐吧,这里东有升山泉,西有坞旺泉,北依悬崖,南临深壑,丹壁凌空,松涛云飞。清人在此题联:“万叠青松千涧月,一曲流水四周山。”人进入这里,触景生情,总会情不禁地产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豪情气概! 徂徕山是隐士、学者的清修良选,是古今军事家伏兵出击的根据地,这里群峰簇列,一水曲环,松柏掩映,云霭满谷。你看,位于西南麓乳山下的竹溪,周围峰峦突起,溪水西流。唐天宝年间李白与文人孔巢父、韩准、斐政、陶沔、张叔明等同隐竹溪,号“竹溪六逸”。明代诗人丘睿题《竹溪六逸图》诗:“徂徕之山竹满溪,溪中流水清漪漪。昔人已往不可见,至今陈迹犹依稀”;你看,“徂徕第一奥区”礤石峪,谷内有巢父庙,这里就是当年为反抗暴政揭竿而起的赤眉军之山寨;你再看,西南团山下四禅寺,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在此组织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建立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创建了徂徕山抗日根据地。巍巍高耸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告诉我们:徂徕山实在是一座名头很响的大山! 然而这座大山总站在历史和现实的后排,站在“五岳独尊”的泰山身后,静静地看着汤汤的汶河几千年、几万年地从她眼前静静地流过,静静地看着虔诚的朝圣者几千代、几万代从她面前熙攘走过,无论多少狂风卷起,无论多少惊雷炸过,没有改变也改变不了她的冷静,她的沉默! 只要历史不变成一页黄纸,只要现实不只是单一层次,只要未来还会开拓发展,我想:即使站在后排,任谁也不能忽视她的存在! |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