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绿萼谁高洁 新白抱红罗雪梅

□本报记者 信永华

引 子

  初识罗雪梅是在办公室,第一眼看上去感觉很亲切,一脸和蔼的笑容,言谈举止很得体,也很自信。

    那时,她刚从教室下课回来,怀里抱了一大摞学生作业,衣服上带有拍打未净的粉尘,在摆满课桌的办公室里正忙着给学生答疑。听说记者是来采访罗雪梅的,碰巧在场的几位年轻教师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他们把记者围在中间,七嘴八舌地夸起了“特别能干”的罗雪梅!

教 学 能 手

  罗雪梅,中共党员,副教授,1958年生,淄博市人。她小时候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却特别要强。1975年高中毕业后,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潮流,下乡当了农民。一年半后,回城就业,在淄博制丝厂成了一名工人。1977年,罗雪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矿业学院数学师资班,成为我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回首三年多当农民、当工人的经历,罗雪梅没有向记者诉说过去岁月里的那些艰难、苦恼,相反,她感激那段难忘的日子。亲身的经历告诉她,人没有吃不了的苦,也许正是那段日子进一步培育了她勤奋节俭、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品质。“经历一些苦难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人学会克服面临的各种困境”,“艰难困苦和人世沧桑是最为严厉而又最为崇高的老师”。罗雪梅还特感激四年的大学生活,大学不仅教给了她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给予了她无尽的精神食粮,困难的时候常常能从中吸取力量,从而成功地激励自己奋发向上,永不言败。

    1982年,罗雪梅大学毕业,分配在秦皇岛煤校从事数学教学工作。1993年,因工作需要调入济南校区公共课部,先后任数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党支部书记等职。作为一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罗雪梅把教书育人当做自己的神圣职责,多年来一直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仅最近5年就完成了14年的教学工作量,年均622学时,在2001至2002学年中,承担两个学院近300人的《高等数学》课程,每周12节大合班课,另外还有函授生的《工程数学》、《离散数学》和专升本的《高等数学》,一学年完成工作量高达900多学时!

     难怪同事们都称赞罗雪梅“能干”!

     有人辩证地说:教得“多”不见得“能”,教得“好”才算真“能”。

     罗雪梅不仅教得“多”,而且教得“好”。她的教学质量一直受到专家的好评和学生的欢迎,所教班级多次获统考第一名,她本人也先后获得“优秀教师”、“教学标兵”、“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十大标兵”等荣誉称号,获得学校“统考优秀奖”、“课堂理论教学改革奖”,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质量测评中,总是被学生评以高分。

    罗雪梅数学教得好,被“圈子”里的人“盯”上了:许多教师盼望罗雪梅能辅导自己的孩子!罗雪梅顺应大家的愿望,利用周六和周日为职工的子女开设了难度很大的数学奥林匹克课程,三、四、五、六四个年级四个头的辅导课连轴上,连续6年!罗雪梅就像一只上足了发条的钟表,不停地旋转着;更像一个勤劳的农夫,在心爱的精神花园里,不知疲倦地耕耘着,收获着尊敬,收获着成功,她所教的小学生有多名考上了颇负盛名的济南外国语学校,在该校2001年报考的8000名学生中,罗雪梅的“小弟子”就有十几人榜上有名!有3人位于前15名!

快 乐 数 学

  罗雪梅的学生们说:在她的课堂上,你无法置身事外,你会不由自主、迫不及待地参与进来,完全感受不到传统教学那种被动、沉闷的课堂气氛;一位毕业生留言:在罗老师的课堂上,我感觉数学是那么美,而生活又是多么美好啊,时光也这样令人珍惜;99级学生普志发更是有感而发:“罗老师,您抑扬顿挫的话语、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您的博学多识、独特见解,使我们体会到知识的海洋是多么无边无际。在课上,您是严师;在课下,您是慈母,您全身心地爱着我们,教着我们:努力学习,好好做人。罗老师,我们永远爱戴您……(注:普志发的这篇文章在《中国教育报》组织的全国“我爱戴的老师”征文中荣获一等奖。)

  罗雪梅就这样走进了学生的世界,走进了学生的心里。在这里,数学不再是枯燥的符号和公式,而是充满美丽诱惑的世界。学生们认识到了数学的意义,摸到了数学跳动、鲜活的生命脉搏,学习的行为变成了自觉的行为,演算、求证、推理、演绎的过程,变成了探索真知、迈向未来的过程,变成了美的过程、享受的过程。这不得不归功于罗雪梅创造性开展的“享受数学、快乐数学”的教学实践。

    罗雪梅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她在我校第一个提出分层教学建议并被学校采纳,第一个开始讲授《高等数学》四合班的大班课,第一批对本科生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微积分》,第一个一人同时承担两个学院两个班的班主任(人数多达108人)。她借鉴、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创造性地采用“充实宏观,减少微观”,“变教为导,变学为思”的教学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训练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罗雪梅从来不布置课后作业,即不指定哪些题是作业题,但是学生自主做作业的积极性很高,并有很多学生比其他班的学生做得题还多!有不少学生一个学期下来竟用完了10个、8个作业本。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做什么题,由学生自己定,学生由过去被动地做作业变为自主学习。如果学生有独到见解、或者有价值的题目做得多、或者有一定的创新、或者是几个人合作完成了某个课题……罗雪梅都会把这些计入学生的平时的成绩,以此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合作。

    罗雪梅的这种思想还体现在她辅导学生开展学术研究方面。近4年来,她辅导的学生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对那些达不到公开发表水平的,一般贴到班级墙报上,供大家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最近,罗雪梅又在2001级学生中发现了一批热爱数学的好苗子,这令爱才如渴的罗雪梅欣喜不已:给他们“开小灶”,培养他们在数学的天地里一展才华!

教 学 之 外

    罗雪梅特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第10套节目的“百家讲坛”,几乎一集不落,她还情有独钟地自费订阅《中国大学教学》、《科学》等杂志。罗雪梅的生活很简单,她不讲究吃穿,平时很节俭,就是一张纸她也要求孩子用完了正面,再用反面。但是,买书,她却出奇地大方,只要是喜欢的、有用的书,花多少钱也买来,毫不吝啬。由于自己广泛的涉猎和多年的教学实践,使她在学术研究方面积累了很强的实力,近5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1篇,主编了面向21世纪的最新教材《高等数学学习指导与题解》(上、下册),公开出版教材3部。5年内她义务培养了3名青年教师,两年内与他们合作发表了8篇论文,为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她还担任班主任,工作中,除了培养教育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还尽力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自2001年开始,她与另两名教师资助两名贫困学生,平时经常资助学生衣服、学习用品等。她更注意在思想上帮助学生,经常找他们谈心,看到学生有困难,她到处托人,一年中为8名学生找到了家教……

幸 福 家 庭

    罗雪梅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她理解、支持丈夫的事业,丈夫韩耀军现在同济大学读博士,她一个人照顾一个家,里里外外地操持着,无怨无悔;她教育的孩子好学、上进,17岁的儿子在济南外国语学校成绩优异……罗雪梅是幸福的,她在奋斗中找到了快乐,在奉献中实现了价值。

    历经一番寒彻骨,留得梅花扑鼻香。罗雪梅在教育教学的百花园里,像一枝新白抱红的雪梅,正引领着学生们追求高洁,奔向未来!

 

相关链接:

SCI EI ISTP收录论文检索方法简介 

双十五吨锅炉购置安装实施招标

简讯

“校企管理创新交流座谈会”在经管学院举行

我校一项科研成果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

我校与有关企业签订六项科技合作协议

教学名师罗雪梅

化工学院创济南校区考研纪录新高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