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男篮精神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

□总务党总支

  在第四届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中,我校男子篮球队众志成城,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同心作战,夺得了全国总冠军,开创了我校体育事业的新局面。捷报传来,全校立时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同时,一场“学习男篮精神”的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在活动中,后勤服务总公司全体员工以这次男篮的胜利为切入点,回顾和总结了后勤服务总公司实行社会化改革所走过的历程,发动群众认真思考,掀起了一股“学习男篮精神,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热潮。

  曹书记在欢迎男篮夺冠凯旋仪式上提出了7种精神,这7种精神是多年来我校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回顾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可以深刻地感到,正是在这7种精神的引导下,后勤社会化改革由点到面,由简到繁,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众所周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实施和完善,原有的计划经济办学模式已越来越成为阻碍高校发展的沉重包袱。改革现有的后勤运行体制,逐步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集团化,是改善当前高校办学条件、优化师资力量的唯一出路。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质,就是打破旧有的吃大锅饭的分配机制,能者上庸者下,向服务要效益。对此,后勤服务总公司全体员工顾大局、识大体,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社会化改革实践中来,发挥同心协力、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在思想认识上始终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了后勤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社会化改革伊始,摆在后勤员工面前的就注定是一条坎坷之路、磨难之路。长期计划经济在管理方面遗留下的许多弊端和陈旧的服务设施、落后的管理方法,无不在阻碍着改革的顺利实施。面对困难,后勤广大职工知难而进,以勇攀高峰的大无畏精神,果断地对原有的运行机制以及相关的设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更换,并通过竞争上岗、优化劳动力配置,使一些懂管理、有技术、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同志及时补充到一线岗位。在此基础上又实行上下层层负责制,使全体员工参与到整体工作的管理与实施中来,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不但有效避免和减少了决策上的失误,更为进—步加快改革的步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反映在实际工作中的是,后勤员工不满足于现状、自我加压、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在不断激励着大家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曾经多次荣获“省级示范园”、被誉为“素质教育明星单位”的幼教中心,在巩固好已有成绩的同时,不断提高办学条件和质量,投资兴建了全塑胶运动场及多项游乐设备,利用多种途径开展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使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饮食服务中心敢为人先,在全省率先建立起星级服务大学生餐厅——“新奥运美食城”,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注意加强内部管理,使我校的饮食服务走在了全省的先进行列,并首批进入全省“标准化食堂”行列;综合服务中心努力克服设施老化、资金短缺等困难,多方筹资建立起了集维修、安装、装饰、加工于一体的服务实体——科源有限责任公司,除了很好地完成学校内部的工作之外,还将业务拓展到了校外;动力服务中心面对锅炉使用效率降低、供暖管网老化的不利局面,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善打硬仗的精神,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冬季供暖等各项工作;水电管理中心在做好校内维修安装工作的同时,大胆尝试多元化经营,投资设立了纯净水厂,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网络,使“玉液泉”纯净水畅销校园内外,既拓宽了发展的路子,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从后勤服务总公司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不难看出,改革之所以能取得成效,恰恰是源于一种不间断的开拓与创新,一种勇于追求、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并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敢于解放思想,勇于大胆尝试,逐渐在摸索中总结出了一套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宝贵经验,不但从学校踏入到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稳了脚跟,而且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而做好后勤工作的关键一点,就在于思想上的吐故纳新,摒弃那种“为工作而服务”的消极工作理念,代之以“为服务而服务,向服务要效益”的积极主动的工作思路。有了这种思路,后勤的精神面貌将会继续改变,工作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也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后勤服务总公司决心以学习男篮精神为契机,进一步把后勤改革引向深入,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执笔 曹立鹏 冯晶磊)

 

 

相关链接:

 发扬男篮精神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

科研公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