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新业绩迎接十六大

□本报评论员

    金风送爽,盛事在即。眼下,距离党的十六大召开的时间已不足两个月。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回眸党的十五大以来我们学校所经历的路程,可以说,自豪与振奋之情会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从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到生源质量的前所未有;从学科建设的全面推进到各项主要指数进入全国高校百强;从博士队伍的云集到院士团队的扩大;从“大型喷浆机器人”的成功研制到青岛创业基地书写的“科大速度”;从连年名列全省前茅的毕业生就业率到CUBA赛场男子篮球队的奋勇夺冠……朴实无华的科大人正是在很多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抢抓机遇,知难而进,锲而不舍,敢闯敢创,硬是用汗水和心血谱就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开拓者之歌、创业者之歌和闪光的生命之歌,不断推动着学校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暑假以来学校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全校上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识大体,顾大局,克服困难,不畏压力,以空前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弘扬和诠释了“科大精神”,使学校的各项工作秩序井然,局面喜人。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科大的发展前程似锦!

   秋天,又是播种的季节。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十六大无疑是当前最大的政治和根本的主题,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深厚的感情、澎湃的激情和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浩然的正气,认真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立足本职,只争朝夕,再创新业绩,迎接十六大。

    再创新业绩,迎接十六大,首要的是坚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要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做到理论上不断深入、实践上不断延伸,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和“五·三一”讲话精神上来。统一的意志是精诚的团结和高昂的士气的基础,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再创新业绩,迎接十六大,重要的是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质量、甚至决定着最终能否战胜困难、取得胜利,俗话说:“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积极倡导和实践永不满足、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的必胜信念和勇于奋斗、乐于奉献的拼搏精神,以“发展科大,我在其中”的主人翁责任感,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目标与实干的关系,始终保持奋斗的激情和前进的动力,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创造力,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勤勉苦干,争先恐后,使我们的事业不断创新、不断前进、不断发展。

    再创新业绩,迎接十六大,关键在于坚持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解决前进道路上的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解决人们思想认识问题最终也要靠发展。我们要牢记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抓好机遇,用好机遇,争取在高校的发展中快人一步,赢得主动;如果慢人一拍,亦步亦趋,就会处处被动,陷入落后境地。加快发展的关键在于有实干精神,否则,再美好的蓝图也会成为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因此,我们不能坐而论道,更不能夸夸其谈,既不当评论员,也不当裁判员,要当实干家,用实实在在的汗水和心血铸就美好的未来。

    再创新业绩,迎接十六大,必须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要开拓前进,要大干事业,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和风险,甚至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这都是正常现象。重要的是发扬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勇于战胜困难,克服困难,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前景。我们要始终抓住发展不放松,坚持改革不动摇,珍惜创业的大好机遇,走出一条“在困难中办学,在发展中克服困难办学”的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学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让我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与时俱进的优秀品格,讲团结,讲稳定,讲大局,昂首奋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山东科技大学辉煌的明天。

 

相关链接:

 开拓创新艰苦创业建设好青岛创业基地

 刘喜友荣获山东省第二届“齐鲁晚报杯”十大优秀教师称号

我校2002年本专科招生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再创新业绩迎接十六大 

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揭晓我校有5项成果获奖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