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校内十大新闻编者按:本报2003年笫1期发出“关于征集‘2002年校内十大新闻’的公告”后,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关注和热情支持,截止到1月16日,共收到推荐稿件近500份。现综合读者意见,予以发表。
一、我校第一次党代会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在一届一次党委全委会上,曹书刚、王春秋、张士昌、马殿平、吕灵昌、王明镇、张云生、靳奉祥、陈维健、黄琦、李道刚当选为第一届党委会常务委员,曹书刚当选为校党委书记,王春秋、张士昌、马殿平、吕灵昌当选为副书记;在一届一次纪委全委会上,李道刚当选为校纪委书记。 二、校长王春秋在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八届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省委候补委员。 三、动力与控制工程学院机电工程98-2班班长隋永波在生命垂危之际,用坚强的意志坚持着一个执着的期望——按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在临终前实现了他的“终极渴望”,党龄只有14天。隋永波的感人事迹在全省高校引起强烈反响。省委高校工委追授他为“第二届‘齐鲁晚报杯’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共青团山东省委追授他为“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员”。 四、青岛创业基地正式启用。基地从建设到投入使用仅用8个多月的时间,有关学院从动员到搬迁仅用了20多天时间。 五、校男篮夺得第四届CUBA全国总冠军,受到省教育厅嘉奖。比赛期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连续现场直播,扩大了我校在全国的知名度。 六、在山东省高等学校德育检查评估中,我校获得优秀成绩。 七、2002届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6.2%,继续保持全省高校前列的地位。 八、“教学质量年”活动取得丰硕成果。研究生、本专科生、成教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规模达22000余人,成教生规模达11000余人。 九、科研总经费达4093.6万,科研层次提高,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达17项。 十、校内岗位津贴开始实施,教职工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
相关链接: 高度重视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