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名学生获首批29万元国家奖学金——奖金如何支配受关注 本报泰安讯 国家首次设立的金额最高、覆盖面最广的高校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已陆续在我省高校发放,我校43位品学兼优、家境困难的同学获得了首次颁发的29万元国家奖学金,其中,一等奖9名,奖金6000元;二等奖34名,奖金4000元。目前,奖学金已如数发到同学手中。据了解,获得奖学金的同学还将减免当年的学费。 面对数额不菲的奖学金,获奖的同学是如何看待的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其中的几位获奖者。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01级学生小洪,团支书,平时热心无私,学习刻苦,获二等国家奖学金。 “你是如何获得国家奖学金的?” “先是写申请,院里发通知,凡是符合申请条件的同学都可以写。” “那你觉得自己符合条件吗?” “符合条件才可以写申请,家庭比较困难,要求的综合测评和学习成绩很严格,必须是学院前三名。” “当你知道自己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是什么心情?” “首先觉得比较幸运吧,好象我们院只有4个,2001级只有我一个。” “是不是很兴奋?” “也没有,觉得自己在过去付出了挺多,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不是很激动。” “如何支配这笔钱呢?” “一是交学费,还有发展技能,现在学习花销很大,象学计算机,考GRE等。他们有些得学校奖学金的,大家一起吃吃喝喝的,钱很快就花光了,我不会这样。” “会不会带一些回家?” “领到钱后,给妈妈打电话,妈妈说自己留着交学费,想带就带一些回家。”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00级采矿系一名同学,获奖后感觉很自豪,他认为,国家奖学金是党和政府对在校大学生的关怀,能够得到国家奖学金,固然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但更离不开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支持。3年来他的综合测评一直位居专业前列,2002年还成为预备党员,并获全国奖励一项,还是省里的社会实践优秀学生。 “那么,获得的奖金你想怎么支配呢?” 他说:我们这个专业有很多同学来自农村,家庭很困难,也为此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影响了学习成绩,失去了很多机会,我想先拿出一部分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还有,自己很喜欢拉二胡,一直没舍得买一个不错的二胡,所以我会买一个比较好的二胡,培养自己的爱好,继续充实自己,提高综合素质。 接受采访的同学认为,这次获得的奖学金是国家级的,又是第一次,感觉很光荣,也很幸运。他们表示,不能有“暴发户”心理,要精打细算用好每一分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将其中的一部分用来帮助其他经济有困难的同学,或是捐助给希望工程。同时,要不骄不躁,进一步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来回报国家和社会的关怀,不辜负学校各级领导和老师的期望。 (本报记者 田静 学生记者 李永颖) |
相关链接: 让爱为光明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