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生当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家境贫寒,他们吃苦耐劳,他们渴望别人的关心但又拒绝别人的怜悯,他们注定要比其他同学更多一份磨难……
   这是一个令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特殊群体,他们和大学校园里的其他同学一样有着绮丽的梦想与追求。然而,他们却缺乏赖以立身的资本——因为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贫困”成了他们4年大学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在他们最渴望关爱和帮助的时候,学校首先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本报记者 田静 通讯员 吴昊
 
    受教育成为一种普遍的权利,这是现代文明国家的一个标志。在接受高等教育成为进入现代生活的敲门砖的今天,维护教育权利的公平,也就是维护社会公平的一个起点。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家全包教育的做法不仅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发展规模,使每年高校招收新生的数量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每年能接纳的新生数量相对当年的高中毕业生总数而言,无异于是杯水车薪。于是高考演化成异常残酷的竞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面将每年的7月变成了“黑色的7月”,只有极少数“命运的宠儿”才能挤进大学的校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向传统的教育体制发起了挑战,于是,收费教育的体制浮出水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等教育也逐渐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走上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收费教育一方面缓解了国家财政的压力,减轻了学校对国家拨款的依赖;另一方面又给了学校更为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实施收费教育以后,我国高校的招生人数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
    实施收费教育后,新的矛盾和问题又应运而生。单是每年几千元的学费就足以让一个工薪阶层的家庭颇不轻松,更不用说那些地处老、少、边、穷,经济来源较少的贫困家庭了。
    于是,高校校园中,出现了一个数目日渐庞大的群体——贫困生。
    高校贫困生现象是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存在差距的社会现象在高校中的反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收入偏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造成部分城镇职工下岗,许多家庭收入急剧下降;自然灾害、意外伤亡或家庭中常年有人生病;高校招生收费全面并轨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逐步建立等,都是贫困生群体形成且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
    随着近几年招生数量的急剧增加,我校贫困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多。一般来说,贫困大学生的标准是指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用低于150元者,特困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用一般在120元以下。作为拥有全日制在校生达28000余名的我校,特别困难的同学占在校生的22.1%左右(全国高校贫困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为20%左右)。
   为解决贫困生的生活困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学校每年都要召开专题会议,拟订方案,解决贫困生问题;每年都要划拨大量的经费用以贫困生补助,并在贫困生中大力提倡勤工助学,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在全校发动教职工进行捐赠,救助贫困生完成学业。此外,学校还积极与社会各界取得联系,寻求更广泛的支持……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对特困学生援助的力度,并逐步建立起以“奖、贷、助、补、减”和“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具有我校特色的“阳光援助工程”体系,基本实现了特困资助与贫困资助、重点资助与一般资助、长期资助与临时资助相结合的经济资助运行模式,为广大贫困生解了燃眉之急,以具体行动实现了“不让一名大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庄严承诺。
   从踏入山东科技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每一位贫困生都进入学校各种关爱的视野之中……
   为了让家庭困难的新生能够顺利地入校,学校开通了“绿色通道”,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持家庭所在地县以上民政部门开具的证明来校报到时,可以缓交各种费用,先行办理入学手续。待学生入学后再对其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资助措施。
   自从我校为特困生实施了“绿色通道”制度以来,“绿色通道”已成为“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最重要的保障之一。2003~2004两年间,就有260多名新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
   为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对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学生中的烈士子女、孤儿、父母丧失劳动能力、双下岗家庭子女等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学费减免严格按照“学生个人申请、班级讨论、院(部)审核、学校审批”的程序,分为“全免”和“部分减免”两种情况。
   2003~2004两年间,全校共为3177名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费307.24万元,为贫困同学圆了他们的“大学梦”,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在校学习期间,能够轻装上阵,安心学习,顺利地完成学业。
   为了缓解部分困难同学为交不上学费而发愁的状况,学校积极探索,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先后与多家银行联系,并达成合作意向。根据我校多地办学的特点,各个校区先后与当地的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多家单位签订协议,并为学生发放700余万元助学贷款。而2004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整后,我校已有2581人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年申请金额为1090.98万元;有498人申请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年申请金额为203万元。截至目前,全校已经有864名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的款项已经划拨到位,划拨金额达378万元,为困难同学解了燃眉之急。
   在高等教育悠久的历史中,自有大学起,“勤工俭学”便同步诞生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严复、蔡元培留洋求学时曾当过码头工,更为人们所熟知的,周恩来、邓小平曾在法国做工求学,毛泽东曾在北大图书馆当过管理员……
   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困难,我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校内勤工助学成为覆盖面最广的对困难学生的资助方式之一,是学校经济困难学生助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造血系统”。学校为特困生提供了以助教、助研、助管等为内容的管理型岗位;以公益劳动、后勤服务、安全保卫等为内容的劳务型岗位;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智力开发型岗位。以青岛校区为例,目前共设勤工助学岗位2100余个,占在校生总人数的12.92%左右。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的补助不低于50元/月,不高于200元/月,月平均工资为106.9元/人,年发放金额达166.3万元,年发放15545人次。
   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同学感慨地说:“当自己的付出获得了一定的价值,当生活融进了自己的汗水和泪水时,你会发现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校区大学生校园护卫队的组建,不仅创设了近500个勤工助学岗位,有效地缓解了相当一部分贫困生的生活困难;而且维护了校园的安全稳定和学校的财产安全,锻炼了同学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了大学生爱护学校的主人翁意识;同时,提高了同学们自我防护的意识、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自我奉献的精神,培养了他们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同学们普遍反映:有了大学生校园护卫队的夜间巡逻,让我们放心了许多,尤其是女生。以前,到操场跑步心中总觉得不安,害怕出事,现在可以安心地做运动,不必过分担心,同时他们的巡逻,对校外一些不法分子起到了警示作用,使他们对入校行窃有所顾忌。很多女生表示佩服大学生校园护卫队队员们的勇气和毅力,他们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下雪,始终如一,坚守岗位
 
版权所有:山东科大报社 本版责任编辑:田静 信箱:sdkdtj@126.com                    【关闭窗口】
 

 

 

关闭当前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