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4年我校成教学院亮点频出:本、专科招生数量在全省实现“双第一”;在籍学生规模突破28000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双丰收,各项收入超过2200万元,上交学校资金总额达500万元;文化路44号成教学院校园整饬一新,办学条件跨入全国先进行列;《中国教育报》等重要媒体辟专版介绍成教学院;被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评为“全省企业教育培训先进单位”;2004年度“山东科技大学集体特别贡献奖”花落成教学院……  
策划:孙善清 信永华
 

      近年来,我校成教学院创造出辉煌的成绩,赢得成教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扬,包括《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在内的重要媒体都对我校成人教育投以广泛关注。2004年12月14日,校党委书记曹书刚就我校“成人教育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答《大众日报》记者问,2004年11月19日,《中国教育报》以《超常规发展的山东科技大学成人教育》为题发表成教学院院长刘卫国的署名文章,扩大了我校在全省、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学校主管部门的各级领导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号召全省成人教育院校向科大学习,省内外兄弟院校纷至沓来……
      我校成人教育在全国声誉鹊起!
      学校领导也给予成人教育以高度评价。新年伊始,校长王春秋到成教学院视察,深入细致地了解情况后,充分肯定成人教育既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也为学校增加了效益;阳春三月,党委书记曹书刚到成教学院调研,赞扬成人教育各项工作与时俱进,规模、质量、声誉都是科大的亮点。
      如今,我校成人教育一枝独秀,满目春色,正焕发着无比的生机与活力。

   自1999年转变办学机制以来,成教学院全体教职工在学院党政的领导下,不等不靠,自我加压,自我激励,坚持直接有效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奉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活”的策略,始终把握着办学的主动权,根据市场导向研究人才状况的信息和需求,注重投入产出效益,从办学模式、办学方向、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办学层次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开拓办学思路。
  形成完整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体系。成教学院广开办学渠道,挖掘办学潜力,立足市场需求,加快、加大专业设置拓展步伐,本科专业从1999年的9个增加到2004年的42个,本、专科专业已达117个。在此基础上,成教学院以超前的眼光,在山东省率先进入工程硕士培养领域,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把成人教育办学提升到研究生层次,形成了研究生、本科、专科、专升本、第二专科以及业余、脱产、自学考试、大专证书班等多规格、多层次、多元化的办学体系,在山东省形成了独有的从专科到研究生层次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体系。
  成人教育招生规模迅猛增长。近年来,成教学院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由1999年的2048人,到2000年的3200人,再由2001年的4200人,发展到2002年的7400余人,继而到2003年,首次突破万人大关,达到11070人。2004年成人高考生源大幅度下滑,我省生源也由2003年的33万下降为22万,降幅达30%,面对严峻的形势,成教学院在各大媒体广泛宣传,扩大我校成人教育知名度,深入厂矿企业,认真细致地组织落实生源。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我校成人教育招生在逆境中取得了辉煌战绩,当年,我校成人教育招生计划为4500人,而报考我校第一志愿人数达到15872人,计划与生源比达到1∶3.5。实际录取12407人,是招生计划的280%,本、专科录取人数均创当年我省之最,实现了录取人数“双第一”。
  2003年和2004年连续两年招生超过万人,招生规模屡创新高,使我校成人教育在籍学生规模猛增至28000人,较之1999年增长10倍,招生数量和办学规模均列山东省高校之首,在全国也名列前茅。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增长。伴随招生规模的迅猛增长,成教学院办学效益也同步增长。经济效益方面,从1999年到2004年,成教学院各项收入达4000余万元,在全额负担53人工资、岗位津贴、补贴以及校园运转和教学管理成本的基础上,上交学校各项经费总额达1000余万元。仅2004年,学费等各项收入突破2200万元,上交学校纯利润总额达500万元。社会效益方面,成教学院多年来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赢得了学员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版权所有:山东科大报社 本版责任编辑:信永华 信箱:penghuax@sdust.edu.cn                 【关闭窗口】
 

 

 

关闭当前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