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学科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学科自1997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重点建设学科以来,立足于“高标准、高起点办学,瞄准教学、科研的前沿,力争办出省内一流学科”的指导思想,经过学科点负责人苏学成教授和亓学广教授及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在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全面超过了建设规划所提出的目标,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机器人研发及其产业化、机器人及ROCKWELL实验室等方面的水平居国内前列,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的验收,取得了量化评估92分、鼓励加分30分的优异成绩。 该学科形成了稳定而具有特色的三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特种机器人方向上,以承担国家“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为主,“九五”期间连续主持并完成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校乃至山东省的标志性研究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受国家4次“863”项目支持的重大项目——“大型喷浆机器人”的研究成果分别被评为“山东省2000年度十大科技成果”之首和“2000年度全国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并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产品样机参加了“建国50周年成就展”,其照片和实物分别在科技部展区和山东省展区展出;研发的系列成果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科技博览》等节目中播出,《科技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大型喷浆机器人产品具有可靠性好、操作方便、效率高等优点,在济南绕城公路隧道、西安东秦岭隧道、昆-石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推广应用,仅此1项就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900万元。“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实验室”已列入山东省“重点强化建设工程”,机器人研究中心已成为山东省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成为国内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的主要基地之一。 在控制系统与装置方向上,将现代控制论、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和技术、计算机控制和传感器技术、机械电子融为一体,并应用于工程实践。该方向研究内容广泛,成果多,获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教委三等奖1项。在磁悬浮技术和系统的研究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承担了航天领域的“863”项目。 在自动检测技术方向上,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多,青年教师多,他们年富力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特别注重了自动检测理论的研究,连续获得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煤炭科学基金的资助,承担多项省部级项目,2000年又获济南市青年科技明星计划项目的资助。 学科点“九五”期间共完成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9项,纵向科研经费674万元。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部级奖项9项。目前承担纵向科研项目14项,总经费131万元;2000年横向科研经费365万元。机器人和磁悬浮的研究成果分别在香港和瑞士召开的“中国控制理论研究会”和“磁悬浮轴承国际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教学上,完善了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完善了课堂教学检查督导、教考分离、毕业设计质量检查、评价等措施,完善了多媒体、实验室、资料室、电子阅览室等教学设施;加强了基础教学、学生能力培养和教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山东省首届优秀学位论文奖1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山东赛区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电子设计竞赛赛区“优秀组织奖”、“成功组织奖”各1项;山东省“百灵杯”网络大赛一、三等奖各1项,全国“和讯杯”网络大赛一等奖1项。完成省教委“面向21世纪教学研究项目”3项,获省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围绕学科建设先后编写教材、著作15部,其中,《微机应用系统可靠性设计理论与实践》、《单片机人机接口实例集》获山东省理论成果三等奖,《半导体变流技术》、《自动化系统》分获原煤炭部优秀教材一、三等奖。《自动控制原理》和《电路》课程已建设成为学校一类课程。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学科点在原有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点的基础上,新增了“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检测技术与自动装置”2个硕士点,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电气信息学科群,且自动化专业被山东省教委确立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九五”期间,有4人破格晋升为教授,4人被选拔为煤炭科技拔尖人才,1人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为山东省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3人入选学校“5311工程”,培养或引进博士13人,在读博士6人,每个研究方向上都形成了合理的教师梯队。招生规模和人才数量都超额完成了“九五”建设规划。目前,该学科本科专业和硕士点已形成学科群体,办学水平已达到博士点水平,正于今年组织申报“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点。 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学科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与日本大阪大学、台湾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兵器工业系统工程研究所等建立了合作关系。派出人员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年都有教师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并与美国AB公司签署协议,派遣教师赴美进修。 “十五”建设期间,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学科决心进一步拓展研究方向,加大控制理论方面的研究力度;进一步做好研究成果推广转化和工业产品化的工作力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努力将该学科建设成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科研基地,争取早日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报记者 田静) |
相关链接: 财政金融学院在泰山区地税局设立实习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