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高职高专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本报讯  近日,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经过省、部遴选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高职高专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山东省首批被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试点专业共17所院校、19个专业。

  工程学院从1993年开始招收电气自动化专业专科生。学院以“面向社会,立足岗位,产学合作,注重素质,突出应用,强化实践,培养能力”为基本教学思路,大力培养应用型高等技术专门人才。目前,在校生达423人,已有557名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高于全省平均就业率12~15个百分点。学院毕业生跟踪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毕业生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和动手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有35%的毕业生已被安排到技术领导岗位,有74人担任科以上技术领导职务,其中有12人已担任厂长、矿长等领导职务。

  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具有一支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2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人,高级职称占60%,在读博士1人,在读硕士7人,有3人已获得硕士学位,有9人已具备了“双师型”素质。该专业的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几年来,他们承担了“啤酒工艺控制系统”、“泰山索道电控系统国产化”、“感应电炉的技术改造”、“空压机节能与控制综合装置研制”、“大型机电设备测试技术研究”、“分级定时变频自动恒压供水电控系统”、“煤矿井下人员自动定位系统”等国家、省部级项目,共完成科技项目达27项,其中有14项获科技成果奖,同时公开发表论文55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6部。

  在实践教学方面,学院一贯重视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先后共投资1347万元,建成了与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相配套的电工电子、自动控制、PLC等7个实验室,数控机床、CAD中心、自动控制系统、电子线路装配等7个实训室,计算机中心机房8个,校内实习基地1处,校外实习基地两处,这些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场所为学院专业教学改革、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素质培养目标提供了基本保障。

  工程学院决心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教育部对高职高专办学的要求,对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进行高起点、高水平的教改。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对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进行全面的调整和优化,对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第二,对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充实,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三,形成多证书培养体系,即通过3年的在校学习,学生在获得1个高职高专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获得5个职业能力资格证书,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第四,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为依据,围绕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的素质特征,经过3年左右的研究与实践,培养出“以从事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运行、维护、安装、调试为主,同时具备设备选型、使用新技术新装置改造传统自动控制系统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第五,力争把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建成特色鲜明、在国内同类教育中具有带头作用,并受社会欢迎、学生满意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示范专业。(白莉 刘瑞国)

 

 

 

相关链接:

财政金融学院在泰山区地税局设立实习基地

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高职高专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简讯 校园短波

在职学习热起来

应对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骨干教师自我加压“充电”忙

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学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