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才:上课是一种享受□本报记者 吴苑
履历,顾名思义,乃一个人所走过的路程和经历。回顾林东才的执教生涯,其实最早还应该追溯到1976年。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半年并当了一年大队团支部书记之后,19岁的林东才成为一名民办教师,在自己的母校教初中数学,同时也间或兼任语文、政治、理化等诸多课程的教学。这一年的民办教师经历是林东才站上三尺讲坛的开始,也给他后来的高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1977年恢复高考,在当时还在大力宣传“扎根农村”的氛围下,已经进入公社“农业学大寨工作队”的林东才尽管有这个心力,但还是不太好意思报考。后来在师长们的鼓励下,他一举考中,并成为当时全公社唯一的本科生。 教书育人 自大学毕业踏上教学岗位始,林东才一直在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他认真钻研业务,爱岗敬业,忠诚老实,任劳任怨,作为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他承担了《采煤学》、《通风与安全》、《系统工程》等7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工作量大、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多次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在采矿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做出了突出成绩。现担任全国煤炭职业技术教育采煤教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煤炭职教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煤炭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在全国煤炭职教系统享有较高声誉。 1982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林东才负责带采煤80级的毕业实习,5月4日新婚的他,只在家里呆了7天就奔赴龙口,与学生一呆就是70天。这个把蜜月奉献给学生的年轻老师令大家非常感动,那一年的毕业设计成绩非常好,那一级的学生现在也已经有好几位当上矿长了。 要上讲台前,林东才非常认真地备课。他觉得要站好讲台,仅靠自己当民办教师那点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每一堂课的内容,他都要面对墙壁试讲多遍。那时他所教的机电82级学生非常形象地说:林老师的课我们非常爱听,困了就站起来听……教学效果好,学生评价高,领导非常满意,林东才的课也越讲越好。 不仅要求自己教好书,林东才还非常注意在教书的同时育人。记得是给机电95-4班上课的时候,当时媒体正在大力宣传残疾人朱彦夫自强不息的事迹,他多方收集有关资料,想方设法在上课时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朱彦夫用双臂写就的《极限人生》一书一出版,他就专门跑到书店去买了几本送给自己所教的班级。 林东才对教育的敬业和投入,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看似平凡实则打动人心的行动中昭示出来并感召着年轻一代的。有一次,他在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有关专业学习方法的文章,想要教给学生,但里面有一幅复杂的图形,按照当时的教学条件无法进行课堂展示,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学习到有关知识又不过多地耽误课堂时间,下午上课,林东才吃过午饭就跑到教室开始在黑板上仔细画那幅图;还有一次,带学生下井实习,在扶着学生一一经过巷道中的一堆烂木头之后,林东才跳过去的时候,却被一枚生锈的大铁钉深深刺中了脚跟,学生们都叫老师快点上去治疗,但考虑到下井的机会不易,他咬着牙一直坚持到下井完毕…… 为了进一步充实自己,1985年9月,林东才回到母校山东矿业学院,完成了系统工程研究生课程两年的学习。完成学业后,他编写了系统工程教材。 多年来,在教学一线和教学管理岗位上辛勤耕耘,林东才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并先后获“优秀教学奖”以及“泰安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省教委普通高校教学管理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教科硕果 1991年,林东才被派往肥城矿务局查庄煤矿任副矿长。挂职锻炼的这一年对他帮助非常大,不仅提高了业务水平,为现场解决了大量技术问题,也真正开始了自己在科研方面的起步,做成了一生中比较大的事情。 当时正值国家“八五”期间,原煤炭部重点推广光爆锚喷技术,在查庄煤矿大力协助下,林东才编写的《光爆锚喷施工技术》一书,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他撰稿、编导,在查庄煤矿录制完成的《光爆锚喷技术》电化教材,由煤炭工业音像出版社出版,经原煤炭部下文在全国推广使用,为推广光爆锚喷技术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他还作为专家被原煤炭部特邀主审了锚喷工的技能鉴定规范和培训教材,正式出版后由国家劳动部和煤炭部联合下文执行。 他共出版教材、著作19部,担任主编、副主编6部,其中多部获奖,2部电教教材也在省教委组织的评比中获三等奖; 他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9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并多次获奖; 他共完成教研、科研项目12项,获全国优秀职教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煤炭职教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教委三等奖2项,省煤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本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特等奖1项; 他主持完成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重点专业建设项目“中等职业学校采矿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成果通过教育部验收结题,并由教育部办公厅发文执行,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他作为组长,带领兄弟院校11人组成课题组完成的《采矿技术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开发研究》项目,成果已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审定,于2001年底由教育部下发执行; 他完成了学校多项教研教改项目,作为主要人员完成的本院重点专业采矿工程专业研究,已经通过山东省试点专业遴选,他还承担了原煤炭部科教司的“煤炭中专专业设置与管理”、“煤炭中专教师考核体系研究”、“煤炭中专教材改革研究”等3项教研教改课题; 他积极开展技术服务,为煤炭生产做贡献,进行了茅庄煤矿通风阻力测定等多项技术服务,完成的《宁阳县石屯煤矿延伸改造设计》和《莱芜槲林煤矿采区设计》,投产后取得很好效益; 他积极参加专业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指导年轻教师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主持了高职教育理论的学习、讨论和征文竞赛活动,他努力提高教师队伍业务素质,主持开发了学院16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为学校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学院发展和争创一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96年,林东才被评为山东煤管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8年,在国家实施的“百千万人才工程”中,他又被列为全国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教师情结 对于自己从事了半生并将继续从事下去的教育事业,林东才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平实地说:人活一辈子,有机会做一件事情,就要力争多干和干好。我是贫困地区农村出身,能吃苦也舍得出力,而且深知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求学不易,自己能够做到的就是坚决不能误人子弟。 45岁的林东才正值人生爬坡时期,辛劳一生的老母亲偏瘫4年了,住在他这里出入上下楼很不方便,现在老家由老父亲照料着。作为独子的他不仅担负着供养父母的责任,每个月还必须回老家尽子之孝。这对于教学、管理双肩挑的他来说,不能不说是生活的一份沉重。 但一谈到讲课,林东才的表情和声音立刻生动起来:与学生交流真是很好!给他们上课像是一种享受,不管人生有什么烦恼,只要我一站到讲台上,就会进入一种状态,什么都会忘却,只一心投入教学,手舞足蹈,声音也大起来…… 林东才说:我希望今年考上大学的儿子学成之后也当一名教师…… |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