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耀国:恩师如友

□本报记者吴苑


  尽管在采访开始和结束时,干耀国都曾谦和且淡然地说过:其实我是很普通的一个老师。但笔者却以为:那“普通”二字换成“典型”则更为合适。
  因为,如果你不认识干耀国,你完全可以动用自己的想象力,脑海中出现的典型大学教师是什么样子,干耀国就是那个样子:文质彬彬,谦谦君子,温文尔雅,亲切随和……诸如此类的词语,用来形容干耀国,都是那样的贴切。
  而学生们,对于自己的老师,则有着更为中肯的评价:恩师如友。
  
  在大学时光即将结束时,回顾4年以来教过自己的无数位老师,每一届毕业生都会评选出“十大良师益友”,这是我校近几年来毕业生系列活动中最具情感特色的一项。
  干耀国,这个笑容可掬如同邻家大哥哥一般亲切的老师,会被许许多多毕业生不约而同地列入“难忘恩师”的记忆。尽管,他只是在大一和大二上学期教过他们,此后可能几年都没有他的课了,但他却像是一个熟悉的同学、一个亲密的舍友一般,在4年之中从未淡出他们的生活:无论已经教过你多久了,碰到相关的问题去请教干老师,他不厌其烦的循循善诱会使你茅塞顿开;动手设计电子小制作,可以随时去和干老师探讨有关问题,得到他的悉心指导;准备英语四六级统考,频频使用的耳机坏了,找干老师帮你修理准没错;计算机出毛病了,请干老师来给看看,保证有求必应;想把毕业时临别的情景刻录成光盘,干老师会无偿帮你制作……
  是最难忘的恩师,更是关心你的朋友。所以,干耀国常常会接到毕业生的来电来信问候;所以,每到年节,会有学生纷纷给他送来寄来贺卡;所以,他会常常沉醉于“桃李满天下”的幸福之中……
  
  干耀国1961年生于天津,幼时即非常好学,喜欢读书,《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科普书籍是他最爱看的。他从小就显示出了很强的动手能力,经常自己琢磨着做航模,做半导体,能从单管做到7管,70年代住防震棚时,信号不好,他还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台电视伴音接收机。高中阶段,他参加中学生物理竞赛获得了天津市三等奖的好成绩,从此开始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1979年,高中毕业的干耀国如愿以偿顺利考入了天津大学物理系。喜爱加上好学,良好的学校教育辅之以个人的勤奋努力,干耀国在大学期间打下了坚实的物理学基础。
  1983年,干耀国毕业分配到我校济南校区从事物理教学工作。从此他一心扑在这个岗位上,从助课教师干到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从教研室人数最多时的14人干到现如今的只有3人,20年来,他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个岗位,也从未曾有过离开的念头。
  因为,教书育人正是他一直倾心热爱并无限崇尚的职业;因为,“从事着自己热爱的职业并能够尽最大努力去做好,就有着无可比拟的收获感,无论付出多少,都会得到平衡和满足。”
  荀子曰:“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在热爱并将倾毕生精力于教育事业的志向引领下,干耀国开始了一名辛勤园丁默默耕耘的劳作。
  
  作为一门理论基础课,大学物理课教学工作量非常大,近些年来,干耀国的年均教学工作量均在400多学时以上,扩大招生以后,今年他的课时量已达600余学时。
  教书是一门学问,育人更是百年大计,这不仅需要倾尽心力兢兢业业潜心钻研,而且在任何时候也容不得半点疏忽与敷衍。无论课时量再多,干耀国均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经过认真的备课过程,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力争将每一堂课都讲得内容深刻、精益求精,让学生感到受益无穷。
  物理理论课的特点是逻辑性强,但相对枯燥。要想把这类课程上得生动、形象、有趣,达到让学生爱听、爱学且能够有所收获的教学目的,就需要授课者首先在课堂之外下更大的力气、花更多的功夫去搜集素材、积累知识和丰富自己。干耀国平时在这一点上非常注意,随时用心去搜集和发现相关资料,购买了大量有关书籍。每天的19:55,他必定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科技博览”节目,因为他不仅自己感兴趣,还要注意随时录下相关内容,以便能够在课堂教学之余,有更多更好的方式及时把新的知识介绍给学生,以进一步开阔他们的眼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好的讲课不仅需要技巧,而且是一门艺术。”在干耀国的教学理念中,讲课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传授知识;第二层次是传授方法;第三层次,也就是应该重视的更高层次是开拓学生的眼界,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其将理论学原理应用到科研生产实践中的能力。
  如果你是干耀国所教的大一新生,你会在大学物理的第一堂课上,听到他充满激情地向你介绍物理学的发展对人类工业革命进程的影响和对人类和平的促进;介绍6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美籍华人中有5位是物理学家,其中一位是山东日照人丁肇中;介绍古今中外物理学家的生平和他们在发现、研究物理规律中所付出的艰苦劳动,以及他们对科学的贡献……
  如果你是已经对我们学校有一定知晓的学生,你会在干耀国老师的课上更加切近、更加感性地了解到,在我校哪一项著名科研成果或哪一位知名教授的科研课题中,哪些相关的物理学知识与原理在项目实践中得到了怎样的实际应用……
  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学问,一堂又一堂课,长期实践成积淀,干耀国的课上得越来越有声有色、丰富精彩。有那么几届学生,也许是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干耀国老师的讲课魅力,也许是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互动式授课的精彩与激情,每每会以情不自禁的掌声来结束他的讲课。
  两次被评为“优秀教师”,1次获“教学标兵”称号,两次被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两次获统考优秀奖,5次获统考第一名,多年来,每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和教学评优都榜上有名……1999年,干耀国被选拔为“5311工程”优秀青年教学骨干,并且在考核中评为优秀,2001年又当选首批“教学名师”。
  
  仅仅能够搞好教学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在首先考虑年轻教师的培养、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稳定的情况下,干耀国抓紧一切时机充实和提高自己。1989年,他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班学习。2000年,他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面向21世纪物理学新进展骨干教师研讨班”。
  本着教学与科研相长的原则,干耀国在完成课程教学之余,还努力去承担一些科研项目。他曾经参加完成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煤炭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完成横向联合项目和校内自选科研项目各1项;继主持的《大学物理》重点课程建设被评为优秀后,目前还有1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在研。多年来,他共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有4篇发表于核心期刊。他所主编的“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软件”已由电子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
  
  为了使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1998年,干耀国开始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3年多的时间里,他几乎用上了全部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干得很辛苦。寒假期间教学楼停了暖气,他依然每天爬上9楼,在寒冷的教研室一做就是一整天;春节期间教学楼封了楼,他初一休息一天,初二又泡在了教研室……课件终于制作完成出版了,干耀国率先在济南校区开展了多媒体教学。在我校首届多媒体讲课比赛中,他荣获二等奖,他的多媒体课件也获得全校比赛二等奖。
  三尺讲坛写春秋,甘为人梯育英才。干耀国甘为人梯的精神不仅表现在学生身上,还表现在非常注重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上。为使年轻教师能够尽快站稳讲台,他总是想方设法把多年积累下来的宝贵教学经验及时传授给他们,并创造条件首先考虑他们的学习深造问题。“多媒体教学软件”出版后,干耀国毫无保留地将其提供给年轻教师使用,无论是谁的多媒体课件有什么问题,他都热心地帮忙解决,他还专门给老师们开了多媒体课件制作讲座。在他的帮助下,一位1999年才毕业的新教师,2001年全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就获得了二等奖。对于在外学习的青年教师,他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给他们介绍学校发展尤其是现在青岛创业基地的发展情况,希望他们能够学成返校,大家共同为科大的发展尽力。
  
  干耀国的妻子是学电子的,毕业留校在物理实验室工作。二人专业相近,生活上互敬互爱相濡以沫,事业上互相帮助比翼齐飞。现在,夫妻双双在青岛创业基地“创业”,上初中的儿子由外婆照顾着在济南外国语学校上学。老人身体不太好,但对他们夫妻的工作非常支持。
  “苦吗?我们不算是太苦吧!毕竟这都是暂时的,我们看的是未来。”干耀国微笑着。因为从事着“为了未来且充满希望”的职业,因为青岛创业基地这块崭新的处女地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相关链接:

干耀国:恩师如友

狠抓教改促建设确保质量创特色

中天电子有限公司资助学生开展活动

校园短波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