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代表团成员简介

  编者按 应我校王春秋校长的邀请,以副院长阿列斯·维克多院士为团长的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代表团将于11月13日至21日对我校进行友好访问、讲学,并就中俄两国科技合作项目进行洽谈。代表团中有自然科学院副院长2人,前苏联煤炭工业部部长1人,其他人员均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本次代表团的来访无论在人员组成上还是学术水平上都是规格比较高的一次。访问期间,代表团还将分别拜会国家外国专家局、山东省和泰安市的有关领导。现将代表团成员介绍给读者。

 

  Аренс Виктор Жанович  阿列斯·维克多

  出生于1933年8月14日,毕业于莫斯科矿业学院,工学博士,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副院长,理化开采专家。俄罗斯功勋科学家,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8部,俄罗斯矿业院校教材撰写人。

  曾任库兹巴斯州水采矿井技术员、工程师和总工程师,莫斯科矿业大学教师,在雅沃罗夫和加尔达克的硫矿厂研究和运用硫的地下熔化工艺,首次在金吉谢普磷钙石联合企业研究和运用水力开采,创立了理化开采工艺这一新研究方向,发明了通过钻井开采有用矿物质的理化开采工艺方法。

  Берил Степан Иорданович  别里尔·斯基伴

  出生于1951年1月20日,数学物理学博士,教授,第聂伯河大学校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主要研究降低量纲(因次)系统物理学和空间非均匀介质的中聚集现象。发表论文130多篇,有科技发明专利。发现了固体周期结构中新的单元激励,多层结构和超光栅中的电声子的相互作用,大半径的表面极化子、又极和激子的状态。

  Зуев Виктор Абрамович 祖耶夫·维克多

  出生于1929年8月16日,医学博士,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卡玛列伊流行病和微生物研究所医学微生物部主任兼潜伏传染微生物实验室主任,慢性病传染研究专家,美国纽约科学院外籍院士。

  首次在细胞培植中发现流感传染及其结构,证明了潜伏流感传染发生在哺乳动物机体内的可能,发现了过去不为人知的一种流感病毒特点:即胎儿在腹中染上流感病毒后会引起子孙后代慢性流感传染,且说明了这种病发生的免疫机理,在巨噬细胞方面与间断性白血球溶菌素1号的综合破坏有关。还证明了病毒对器官和组织产生不良作用的分子机理。由于母亲在妊娠中患流感,其孩子出生后就有先天性病态现象。在先天性病态现象的影响下,晚些时候在血细胞中就会出现流感病毒。

  在哺乳动物大脑的老化和衰亡方面也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了这样一个新概念:在老化的哺乳动物的脑组织中,包括人的脑组织中有积极促使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的因素,这可能是破坏神经营养,致使神经死亡,最后导致哺乳动物的大脑,包括人的大脑完全老化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Шухостов Владимир Кистуевич  舒禾斯坦诺夫·菲拉基米尔

  出生于1937年5月2日,工学博士,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自然科学院技术检查和安全物理学部主任,技术检测工艺科技公司副经理。

  研究方向:在“能量材料”系统中利用相互作用的声子反应研究声子检查和声子工艺。

  Маленков Андрей Георгиевич  马林柯夫·安德烈

  出生于1937年5月29日,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生物学博士,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副院长,自然科学院智力圈知识和技术学部创始人,生物物理学专家,生物研究所实验室主任。

  提出了一个新的实用性理论概念:即肿瘤细胞和组织的主要特征是由其附着的特性所决定的。他提出了一套独创的附着测量方法和在实现遗传计划中控制离子原状稳定作用的试验性构想。与自己的学生一起发现了新一级内生调节器,即组织上特殊的内生性因素的生物特点,确定了这些因素不仅可以在vivo中恢复接触的正常亲戚关系,且还可使组织性特殊细胞抑制和细胞分解还原。是330号科技发明的合作者。他提出了利用专门回收的细菌系净化空气的生物技术方法。与В.И.Сарбас 一起确定了肝在特殊条件下(冷冻、心脏停止跳动等)可起到保护机体血液循环的功能。与Е.А.МодяноваН.А.Касаткина和Рябых一起发现并证明了在癌症产生的情况下高摆幅器官中出现的附着力和增生特点,且这一器官与机体的协调系统分离。与同行一起研究出了肿瘤疾病无毒疗法。

  Щадов 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夏多夫·米哈依尔

  出生于1927年11月14日,毕业于托姆斯克工学院平伏(成层)矿床开采专业高级工程师班,工学博士,教授,自然科学院院士,露天采煤专家,1997年获俄罗斯功勋矿工称号。

  曾任前苏联煤炭部副部长、第一副部长、部长,世界采矿大会主席。在他的领导下,前苏联露天采煤在采用新技术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发现了勒鲁格利、别列佐夫、叶鲁拉科夫、土格鲁伊斯等新矿床。曾任伊尔库斯克国立技术大学工业企业管理教研室主任,创立了黑色金属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和煤炭工业联合会,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任教。

  Горбачев Владимир Васильевич   戈尔巴乔夫·菲拉基米尔

  出生于1953年10月5日,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物理系,数学物理学博士,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美国纽约科学院外籍院士,半导体物理学家,俄罗斯功勋科学家。曾任莫斯科钢铁学院半导体和半导体电子物理教研室主任。1988年至今担任莫斯科国立新闻出版大学物理教研室主任,俄罗斯物理协会理事。

  1965至1966年间为研究晶体光栅的元子动态研制了第一个三极晶体中介分光计;1970至1980年间确立了AB级本征有故障无调整半导体的动力学性质;1985年研究了AB联接成分和特点的控制方法;1988年确定了无调整半导体的故障与晶体和电子结构的关系;1990年研制出了在化学计算偏差情况下介电子的能量轮廓和P-d共振相互作用的模型;1993年研究了无调整半导体能结构计算的理论方法;1995年确定了故障半导体超电导的特点。

 Раманин Юри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拉赫曼尼·尤里

  出生于1937年4月27日,毕业于莫斯科第一医学院,医学博士,教授,自然科学院院士、副院长,人类生态和环境研究所所长,俄罗斯人类科学原理和环境卫生委员会主任,卫生标准委员会总鉴定师,水、医学和生态协会主席。主要研究饮用水的现代标准、指数和质量标准的卫生原则;人工补充地下水的储备;提高净水设备障层作用;测定饮用水质量的多功能技术。开创了新的卫生研究方向,即人工提取水(包括淡化水)的卫生。他的系列研究解决了航空和海洋航行的供水问题。1990年主持了饮用水的化学成份对市民健康影响的评估方法研究。有5项发明。研制的纯净水已投产,主要供应部队。

  Астохов Александр Семенович  阿斯达霍夫·亚历山大

  出生于1926年7月13日,经济学博士,教授,自然科学院院士,矿业学科地球经济学专家。曾任绍金诺煤炭托拉斯17号矿计划处处长,矿业研究所研究员、实验室主任,煤炭中心经济研究所部门主任,国家科技委员会国民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教研室主任,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教授,现任煤炭工业研究所教授,国际地球经济管理委员会理事会理事。提出了解决矿物原料的利用和开发系列问题的方法学,为综合评估有用矿物质储藏打下了理论基础,设计了动态式评估矿业生产发展战略效益系统。

  Кашакашвили Гурам Венедиктович   卡沙卡斯维里·古拉姆

  出生于1932年11月10日,毕业于格鲁吉亚工业大学,工学博士,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格鲁吉亚、乌克兰工程院院士,格鲁吉亚矿业冶金康采恩总裁,格鲁吉亚工业大学冶金系主任,格鲁吉亚功勋科学家。副博士论文:“钢在径向(辐射)设备中的持续铸浇工艺研究”。博士论文:“在径向(辐射)机器上持续铸浇时管的变型过程研究”。

  现主要研究:金属加工工艺,包括平炉熔炼过程、钢在浇灌中的炉外加工、持续铸造径向(辐射)设备、提高产品和轧制产品的质量问题。发表论文140多篇。

  Франценюк Людмила Ивановна   弗兰茨纽克·柳德米拉(女)

  出生于1954年8月27日,毕业于钢铁学院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工学博士,教授,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TMS科学工作者协会会员,美国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金属工艺学专家,获俄罗斯联邦光荣的冶金工作者称号。曾任俄罗斯科学院核物理研究所物理技术中心放射性物质研究室主任、离子和光电技术中心主任。

  她的许多研究和试验成果应用于金属加工和生产中,如放射性热处理技术、冶金方面的各种技术加工技术、提取各种性能的冶金产品和复合材料技术,解决了加工钢板的质量控制难题。在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将在热镀锌和高温罩式炉中完成的工艺方法运用到了板材轧制的生产中。

  Geixman Isaak L'vovich  格兹曼·洛维奇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煤矿井下无人开采技术专家。

(本文由外事处提供并校对)

 

相关链接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代表团成员简介

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回顾

国际公认三大权威文献检索工具简介(二) 

加强校友工作服务学校发展 

图书馆样本书库对全校师生开放 

全校教职工排球赛圆满结束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