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开展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回顾

    在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校党政的直接领导下,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规,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作为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建精神文明活动的大事来抓,成立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密切结合教学工作和学生活动,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工作,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学校于1995年成立了第一届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去年5月,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又成立了以分管校长为主任,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第二届语言文字工作指导委员会。人文科学系成立了以省级测试员为主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指导小组,负责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培训和测评工作。全校各部门、各单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成效显著。

    建立规章、依法管理。依据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法规,学校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关于贯彻落实城市社会用字管理工作评估指导标准的通知》、《关于参加山东省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通知》和《印发关于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工作目标:两年内普通话成为学校的教学语言,即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普通话;三年内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即师生员工在教学、会议、宣传和其它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教师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二级乙等以上的最晚时限为2001年底。学校每年划拨专项经费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广泛宣传、强化意识。学校加大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教师、学生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意识。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以答记者问和致全校师生公开信的形式在校报上介绍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政策法规,校宣传栏举办语言文字专栏,校新闻中心、广播站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强化师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和法制观念。工会、团委、宣传部等相继组织了多次普通话演讲比赛和规范书法比赛等活动。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已成为校园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活动的重要内容。

    密切教学、注重应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突出特色是与日常教学工作密切结合。教学职能部门强调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普通话和规范字。坚持在教学评估和期中教学检查,及多媒体讲课比赛和教学质量测评等教学活动中,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列为重要考核指标。首届教师多媒体讲课比赛评分标准规定,参赛者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在学校实施的“名师工程”中将教师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作为评选的条件之一。由教学督导组的老同志坚持常年听课,检查教学情况,对用地方方言讲课和板书用字不规范的青年教师提出批评,帮助改进,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务部门坚持教师新开课和开新课试讲中,对教学内容、效果以及普通话和规范用字进行严格把关。多年来学校对新教师录用考核进行试讲,人事处、教务处以及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有关人员参与考核全过程,对语言文字规范化达不到要求的新教师采取一票否决制。

    培训骨干、带动全面。学校先后选派多名大学语文教师参加省级语言文字培训,重点培养了10名以博士、硕士高学历教师为主的省级语言文字测试员,发挥语言文字测试员的骨干作用,推动校园语言文字工作的检查督导工作。他们依托我校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的科研实力和影响,利用教学主渠道,在大学语文等公选课中增加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的相关内容,开设语言文字选修课和知识讲座,并举办了多期专题讲座,负责全校师生语言文字宣传教育,针对师生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进行技术咨询指导,从而推动全校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活动。

    严格测试、规定达标。学校重视教师普通话测试达标工作,先后举行了三次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1997年7月第一次测试有247名师生参加,其中教师84名,达标率96.4%;去年6月第二次测试有697名师生参加,其中教师611名,达标率95.3%;第三次测试有178名教师参加。至此,我校符合条件的教师已基本完成测试,并取得了相应的合格证书,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完成了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达标任务。

    为了做好测试工作,学校有关领导在每次测试前都进行认真地组织和周密地安排。测试期间,分管校领导到测试现场检查指导测试的各项工作,省教委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尹健国也专程赶来我校现场指导。

    学校对测试工作求实认真、规范严谨。聘请的省驻泰高校普通话测试中心的9名测试员分别持有国家级和省级测试证,他们不徇私情,严格认真,一丝不苟。测试的准备工作也做得非常充分,在考场周围设置了宣传牌,悬挂了宣传标语,对4个测试教室、待考室和考务工作组安排了工作人员和联络员,进行了精心组织,提供了周到、热情的服务,保证了测试工作的井然有序。

    经过测试,收到了显著成效,校园里讲普通话已蔚然成风,课堂上、办公室、教工及学生宿舍等各种场合,教普通话、练普通话、说普通话成了自觉的行动,许多博导、教授、校、院、处级领导主动请教发音,纠正方言,把说好普通话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真正做到了以测促说,形成了良好的语言氛围,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明建设。学校还明确规定,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用普通话教学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凡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在2001年年底以前普通话不达标者,视为不合格教师,不得办理教师资格证书,不得参加教学评奖,不得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不得评选先进个人。今后凡普通话不合格者不得录用为教师。

    扎实开展推普周宣传教育活动。学校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在推普周宣传活动中,成立了推普周活动领导小组,确定了开展推普周活动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特别是第三届推普周,教务处、团委和人文科学系联合举办了普通话宣传推广系列活动:组织“我和我的母语”征文比赛,收到参赛稿513篇,其中评出优秀稿件36篇,分获一、二、三等奖;举办推广普通话专题讲座,特邀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学校中国文学研究所石涛副教授作了“标准普通话与社会文明”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举办“推广普通话,面向新世纪”普通话演讲比赛,报名人数达246人,经过几轮预赛、复赛,最后30名同学参加了决赛;组织全校师生参加中华名家名作诗歌朗诵演唱会。

    推普周系列活动聘请校内外语言文字专家为评委,分别设立各种奖项,表彰推普周活动涌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活动自去年9月10日起开展,到10月27日落下帷幕,历时1个半月,参与学生数达2500余人,涉及学校所有机关及教学单位。这些活动参加人数之多、声势之大都是学校前所未有的。活动效果突出明显,在校园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教学语言、生活语言、社交语言。通过集中宣传和扎实的活动,增强了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了教学活动和校园里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自觉性,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促进了校园文明建设。

    学校还与泰安市电视台及部分驻泰高校联合进行了宣传活动,走出校门与地方合作,烘托出全城推普气氛,对此,泰安市电视台给予了报道。(人事处)

 




相关链接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代表团成员简介

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回顾

国际公认三大权威文献检索工具简介
(二)


加强校友工作服务学校发展

图书馆样本书库对全校师生开放

全校教职工排球赛圆满结束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