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A”人气飙升“科大精神”再成热点

    本报讯  第四届CUBA尘埃落定,我校男篮载誉归来,全校上下群情振奋,一时间街谈巷议CUBA,“科大永胜”人气飙升,男篮队员所到之处,皆受到明星般礼遇。为更好地回顾男篮夺冠历程,总结经验,5月20日,我校召开了“从CUBA夺冠看科大精神座谈会”,拉开了以男篮夺冠为契机,总结科大精神、共铸科大新辉煌的序幕。

    参加座谈会的有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团委负责人,校男篮主教练及全体队员,部分球迷代表。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两名记者也慕名前来现场录制节目。座谈会由校党委副书记吕灵昌主持。

    吕灵昌高度评价男子篮球队为学校所做出的贡献,称赞“这次胜利是科大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他说:这次胜利不仅是队员的骄傲,更是学校的骄傲,是全校二万多名师生的骄傲。胜利牵动了全校师生的心,牵动了校友的心,同时也牵动了一切关心学校发展的人们,经各大媒体传播,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在骄傲和庆贺的同时,应该反思:在学校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是什么推动着我们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是什么鼓舞着我们不断迈向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例如,我们的四、六级英语全国统考,为什么能连续多年保持较高通过率?在“挑战杯”山东省及全国大赛中,为什么我们一直保持着获大奖的优势?在刚刚公布的普通高校“全国百强”中,我们何以荣居第88位?这一次,男篮不负众望,在非常不利的形势下,又勇夺第四届CUBA全国总冠军!我们应该坐下来进行反思,进行挖掘。

    男篮教练刘喜友认真回顾了这次率队征战CUBA夺冠的历程,特别称赞了队员们团结友爱、不计得失、顽强拼搏的精神。他说:我校男篮是一个非常团结的集体,大家和睦相处在一起,共同训练,共同提高。在思想上,球员上进心强、服从安排,既能很好地贯彻教练的意图,又善于钻研资料,注重技、战术的学习,自学一些新的实用打法,所以提高很快;在生活上,他们能正确对待,不提要求,不讲报酬、善于从全校角度考虑问题,他们想得更多的是:我既能上大学,又能打篮球,打球就要打出水平。要打出水平,就要靠平时的艰苦训练!平时多流汗,“战时”就会少遗憾、少流泪。因此,队员们训练特别投入,常常是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有几次,教练开会去晚了,而队员们仍在自觉地训练,等教练来到时,大家已练得满头是汗,做到了教练在与不在一个样,体现了严格自律的敬业精神。比赛中,心理素质很重要,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需要队员保持过硬的心理素质,否则,形势瞬息万变,胜负可能转眼易手,对此,我们的队员在平时就加强了有针对性的锻炼,大家做到把平时的训练当做“战时”比赛认真对待。实践证明,这种埋头苦干、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的精神是最为可贵的。

    场上叱咤风云的男篮英雄们场下显得非常谦虚,甚至有些“腼腆”。他们是“校园明星”,却更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普通学生之中。大家回顾了自己进大学几年来,尤其是参加CUBA比赛的经历,共同地表达了对教练员的敬佩,教练在教他们学会打球的同时,也教会了他们怎样做人;感谢学校成立了高水平运动队,为他们提供了在为校争光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感谢学校领导、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队员说:我们每一个人身上至少有三五处伤,在比赛中我们也常常感受到压力,但我们轻伤不下火线,我们已经不惧怕任何困难和压力,因为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敢于拼搏的集体,我们背后有全体师生的支持,而这是最最宝贵的。

    世上有一种力量是坚强的,世上有一种精神是永恒的;科大有一支球队是坚强的,科大有一种精神是永恒的。吕灵昌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回顾与总结男篮夺冠的经验,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座谈讨论,在CUBA形成的热潮鼓舞下,认真开展总结“科大精神”的活动,为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提供新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本报记者 信永华 田静) 

 

相关链接:

 “CUBA”人气飙升“科大精神”再成热点

2002中国大学排行榜我校进入一百强居第88位

国际矿山测量协会为靳奉祥陶华学颁发证书

省教育厅实施学科带头人工程 

刘先林院士访问我校

 我省出台《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图片新闻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