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日记》

选抄□红柳

走近西部——秦岭、大巴山区(二)

一九五八年九月五日 终于找到矿藏了

  找矿任务又重又紧,各级地方政府寄希望于我们,尤其盼望尽快找到铁矿。我们的上级抓得更紧,指挥部就在吉普车上沿公路办公,三天两头要听取汇报。我们每天都在油灯下研究成矿地质条件,结合群众报矿布置矿点检查路线,直到深夜。

  今天按昨晚的布置,逆河而上直奔一座由变质岩组成的山头,老乡叫“慢坡岭”。其实这座山是由倾斜岩层组成的“单面山”,南坡是岩层倾斜方向,坡缓,爬起来不太吃力,“慢坡岭”由此而得名;而北坡是反倾斜方向,坡陡,我们逆沟而上正是北坡。走不多远,大家都气喘嘘嘘、汗流浃背,小江直埋怨说:这叫慢坡吗?该把“慢”字改成“陡”字了!我们一路观测,两只眼注视着地上,不停地搜寻那些从山上滚下来的“转石”,把那些黑色、红色的被怀疑是铁矿的“转石”拣在手中掂掂,看是否比一般石头重;然后用放大镜看是否有发出金属光泽或结晶的铁矿物,还把它敲成粉末用马蹄磁铁吸一下是否有磁性。中午在半山坡吃午饭时,我不太在意地捡起了身边一块“转石”,觉得沉甸甸的,随即丢下干粮用放大镜仔细察看,啊!一粒粒深灰色结晶完好的磁铁矿和白色的石英出现在视域里。这块“转石”正是一种沉积变质型的磁铁矿石!目估品位含铁量约百分之三十至四十,“转石”的磨圆度较差,角还清楚,估计是从不远的高处搬运而来。这就告诉我们,这块铁矿“转石”离小学生拣的那块鹅卵石的“老家”已不远了。大家兴奋至极,爬陡坡的劳累也烟消云散,个个像战士奉命去夺取制高点一般,鼓足了士气向山脊攀登,一路之上不断有更多的铁矿转石出现,我们都兴奋得合不拢嘴了。

    到了山脊,那陡峭的山崖上夹有十多米厚的条带状黑白相间的磁铁矿层映入我们的眼帘。此刻,大家就像小孩见到久别的母亲那样,亲热万分,不约而同地伸出双手在矿层上下、左右来回抚摸,嘴唇也不由自主地贴近那坚硬的矿层,恨不得吻它几下,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嘴角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我擦去了泪水和同志们沿山脊分头追索矿层,天渐黑了,可我们一点饥饿感也没有,都不想下山,仍在兴奋地讨论着铁矿的成因,预测着它的规模。

  今天是我们今年出队以来最高兴的一天!5个多月来,为找矿,我们穿过“老扒”(原始森林),数百次淌过急流险滩,躲过了山洪和泥石流的袭击,还有过日行百余里、星夜赶路至天明、创造山区徒步行程之最的记录……而今,所经历过的千难万险都在今天得到了回报,同志们都由衷地说:“只要找到矿,再苦再累也值得!”

 

相关链接:

用信心拥抱生活

简单生活

盼雪

黄昏的声音 

超越失败 

走近西部——秦岭、大巴山区(二)

返回首页

西部日记专栏

 西部日记(四)西征前夜——东秦岭、豫西山区(二)

西部日记(五)选抄走近西部——秦岭、大巴山区(一) 

西部日记(六)走近西部——秦岭、大巴山区(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