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日记专栏

    20世纪50到70年代,我作为一名建设时期的“游击队员”(地质工作者)和千千万万建设者一起,唱着引以为豪的《勘探队员之歌》,肩负着消灭中国地质图上空白区、为今后的五年计划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和矿产资源的重任,奔赴祖国的大西北,去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工作。

  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奠定了我们献身西部、扎根西部的思想基础。野外作业,生活条件极其艰苦,装备简陋,险情四起,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不少战友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但却没有一个人掉队、当逃兵。20多年来,我们这些地质尖兵顽强战斗在崇山峻岭,足迹踏遍秦岭、祁连山和昆仑,淌过黄河和汉江,登上了白雪皑皑的江河源头,唤醒了地下宝藏,一座座新兴的矿山和城市在我们的脚下诞生。艰辛的付出带来的成就感让我们感受到心灵的幸福,更加深了对事业的热爱。丰富多彩的野外生活和令人神怡的自然风光,给惊险和艰苦点缀了浪漫色彩,我和我的同伴们在共同的理想下,从青年走到中年,在大西北这座雄伟壮丽的舞台上演绎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剧目,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回忆。

  今天,党中央绘制了西部大开发的宏伟蓝图,吹响了新世纪向西部进军的号角。我作为上世纪在西部战斗过的老兵,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翻开那一页页发黄的日记,重温在大西北的日日夜夜,禁不住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我找回了我们那一代人青春和生命的价值。时代的背景在不断地变换,而唯一不会变并将代代相传的是人类创造未来的精神和力量。这就是我今天整理并发表这些《西部日记》的缘由,也谨以此寄托对那些为开发西部而献出生命的战友们的无限哀思。

西部日记(一)理想·志愿(一)

西部日记(二)理想·志愿(二)

西行日记(三) 西征前夜——东秦岭、豫西山区(一)

西部日记(四)西征前夜——东秦岭、豫西山区(二)

西部日记(五)走近西部——秦岭、大巴山区(一) 

西部日记(六)走近西部——秦岭、大巴山区(二) 

西部日记(七)走近西部——秦岭、大巴山区(三)

《西部日记》(八)选抄 走近西部——秦岭、大巴山区(四) 

《西部日记》(九)选抄——与死人同床共眠